吳作人 《旅順港內》1956年 50x72.5cm
文/殷雙喜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自1959年成立至今已經55年了。驀然回首,嘉木已成茂林,桃李成蹊,碩果累累。本文從校史研究的角度,圍繞第一工作室的發展,做一些初步的梳理。
一、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與畫室制
1950年,遵照中央的指示,北京的三所藝術院校被同時授予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的校名,并將其置于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部的直接領導下。三所學校冠以“中央”之稱,表明中國政府期待在建國后全面引導文藝專門人才的培養。這就決定了中央美術學院的一個特點,它在全國逐漸建立起來的高等美術教育體系中具有領先地位,可以稱為“美術學院的美術學院”(鐘涵語),這一特點貫穿于新中國成立后的20多年中。中國高等美術教育中的許多教育方針和學術措施都是首先在中央美院取得經驗后向全國院校推廣的,而“畫室制”即是中央美院首創的美術教育制度。
1918年4月15日,由中國現代著名美術教育家蔡元培倡導,在北京成立了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國立北京美術學校,設立繪畫科與圖案科,在繪畫科中設置了油畫教學。1923年學校更名為國立北京美術專門學校,1926年教育部聘任法國留學歸來的26歲的畫家林風眠為校長,學校設立中國畫系、西洋畫系、圖案系,同年聘請法國教授克羅多擔任西洋畫系主任,講授素描與油畫。1950年4月1日,中央美術學院成立,繪畫科主任為馮法祀。1951年9月繪畫科負責人為吳作人。1953年9月,根據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在全國高等美術學校院系調整中,中央美術學院改科為系,將原繪畫科改為繪畫系,由才從朝鮮戰場回國的羅工柳教授擔任系主任,下分國畫科(科主任葉淺予)、油畫科(科主任馮法祀)、版畫科(科主任李樺);雕塑科改為雕塑系,系主任滑田友。羅工柳教授提出,要將學制從三年改為五年,盡快將繪畫系三科,獨立成系,這些設想不久就得到實現。
1956年,中央美術學院正式組建油畫系。1959年,油畫系率先提出并實行導師工作室體制,成立了以主導教師命名的三個工作室:第一工作室由留學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的吳作人教授(時年50歲)主持,命名為“吳作人工作室”,教師有艾中信、韋啟美等;第二工作室由前蘇聯進修歸來的羅工柳教授(時年43歲)主持,命名為“羅工柳工作室”,教師有留學前蘇聯列賓美術學院的林崗、李天祥等;第三工作室由董希文教授(時年45歲)主持,命名“董希文工作室”,教師有許幸之、詹建俊等。導師工作室于1960年改稱為按序號排列的“第一、二、三畫室”,至1980年油畫系恢復工作室制教學,各個畫室改為按序號排列的“第一、二、三工作室”。在新中國高等美術教育史上,這是第一次實行導師工作室制,具有示范的作用與重大影響。1985年,由于新時期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院系領導共同決定增設帶有實驗性的第四工作室,由林崗教授主持,教師有聞立鵬、葛鵬仁等。
根據鐘涵先生的劃分,1950年—1953年,是中央美院的初建階段,這一階段是三年制,實際上具有“大專”性質。沒有細分專業,普修為主,強調“年、連、宣”,以適應建國后初期開展普及工作的需要,畢業生較多。同時辦有提高性質的調干班,著重培養各地的美術干部,適應了當時的社會急需。(鐘涵《談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教育的一個階段》,《鐘涵藝術文稿選》下,第634頁。中國油畫院編輯出版,2013年。)
1953年—1957年,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提出“向科學進軍”。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中央美院轉入正規化辦學,實行五年制本科,分設國、油、版、雕等專業系,實用美術專業調出另組工藝美術學院,課程更有系統性,畫室制的成立源自這一“正規化”的歷史背景。1957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但這一年的“反右斗爭”的隨后的“大躍進”使“雙百方針”未能貫徹。1958年,中央美院開展了一次規模不小的關于“教育革命”的討論,這次討論在群眾中形成的主導看法是:美院培養的目標應該是“普通勞動者”,不應該是“專業美術工作者”。討論的結果是油畫系在這一年招收了工農班,并且搬到郊區模式口辦學。但是1959年因為辦學效果不佳,油畫系師生很快就回到了美院,隨后即成立了以教授命名的工作室,這是什么原因?為此,杜鍵先生請教了時任油畫系主任的艾中信。
艾中信先生說,建立工作室的想法醞釀了很久。我院不少留學西歐的老師,對工作室制是熟悉的,50年代又有留蘇學生和蘇聯專家馬克西莫夫對蘇聯畫室制情況的介紹,我們早就有對于成立工作室的議論。除了有建立以導師為核心的工作室的意見,還有人提出建立油畫、年畫工作室,壁畫工作室和架上畫工作室的設想。事實上,在1958年的教學改革討論中,黨委書記陳沛就反對那種過激的意見,他說:辦大學就要搞提高,如果光搞普及,不搞提高,辦大學干什么?由于黨委的支持,新中國高等美術教育史上的第一個工作室制度得以實施。
1959年10月1日的《中央美術學院院刊》上刊載了艾中信先生《關于油畫系工作室》的文章,對工作室的教學作了如下設定:
油畫系的教學體制,“前三年是學年制,后二年進入工作室,……學生在結束三年的課程時,經嚴格考試,并經工作室教授審查批準,認為基本訓練已經合格方可升入工作室”。
“學生接受工作室教授的指導兩年,優點是便于發揮教授在藝術上的專長和發展學生在藝術上的特點。每個工作室有教學法和藝術風格的特點,課程內容在大同之下也有小異。工作室并不是藝術風格的單一化,相反,工作室本身也是百花齊放的”。(杜鍵《關于“第二畫室”》,《美術研究》1997年第3期,第7頁。)
杜鍵認為,從1959年至今,雖然歷經社會動蕩,但油畫系一直堅持了畫室制,并且在教學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今天,當我們回顧中央美院的畫室制時,不能不對這些富有遠見、堅持真理的前輩們表示由衷的敬佩。
靳尚誼 晚年黃賓虹
二、油畫系與工作室教學
有關中央美院油畫系的教學歷史與特點,著名油畫家鐘涵教授認為,自1953年起,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提出“向科學進軍”的口號,中央美術學院院轉入正規化教學,本科生實行五年制教學,分設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系,形成中央美院的“純美術”特色,油畫成為各專業的領頭。以前蘇聯為代表的美術教育體系(今日稱“蘇派”)成為基本的學術借鑒資源。這與當時的社會政治形勢有關,而且蘇聯的體系與中國已有的定位是一致的,都屬于20世紀區別于西方現代主義的現實主義。所以,中央美術學院的教學體系是留學法國的徐悲鴻、延安解放區藝術和蘇聯美術教育三者的結合。但是,油畫系同時強調要研究學習中國傳統美術,同時也沒有完全排除對西方藝術的了解,例如1956年就展開了對法國印象派的討論。當時的蘇聯專家馬克西莫夫來到中央美院油畫系主持2年制的油畫訓練班,雖然他不是很杰出的一流畫家,但他傳授的前蘇聯的正規化專業教育推動了中國的油畫教育發展。中央美院油畫系在1950年代推動了中國高等美院的素描研究。這是因為戰爭年代條件下普及工作要求的造型基礎訓練已經不能滿足藝術創作的要求,而素描基本功的提高很快提升了中國美術家的造型能力。在中國如何推動素描教學和研究曾有各種不同的努力,既有強調單線平涂方法的民族風格的實驗,又有學習俄羅斯契斯恰柯夫體系的主流教學。中央美院原有的以徐悲鴻、吳作人等先生為代表的(被人們稱為“法國派”)西法素描本來在實踐中已有某些民族風格的融入,但基本上與俄蘇派的素描并無根本分歧,只是后者更加強調嚴謹的空間形體的結構性。”
關于油畫系各個畫室的工作目標,是與油畫系的整體目標相關聯的,時任油畫系系主任聞立鵬認為:“站在中國油畫優秀傳統的制高點上,廣收博采;對西方油畫藝術采取拿來主義,融會貫通,從而創造具有現代精神、中國特色和個性特征的油畫藝術,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充分調動藝術家的積極性,根據各人的藝術追求自然地形成藝術集體——畫室,分別去研究各種體系、各種派別的西方藝術,與青年學生一起,教學相長,群策群力,力圖在各自的藝術領域里,有所吸收,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各畫室之間多元互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是我們的具體措施。” (聞立鵬《油畫教育斷想》,《美術研究》1987年第1期第12頁。)
聞立鵬先生關于工作室教學目標的設想,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思路,即不同的工作室分別研究西方油畫史上的不同體系、派別,同時研究中國的傳統藝術,努力開創具有現代精神、中國特色和個性特征的油畫藝術。有關這一問題,90年代中期任副院長的孫為民先生曾經誠懇地與我討論過油畫系的教學改革,我的看法與聞立鵬先生相近,即中央美院油畫系各畫室的教師,應該分頭研究西方油畫史上的不同的流派,從理論和實踐上了解和掌握西方油畫的技法、風格,這樣,全系的學生就有可能受惠于廣泛的西方油畫史的知識與油畫藝術的熏陶和技術訓練。這一思路當然有一定的理想化成分,并且至今尚未實現,但聞立鵬先生的油畫教育思路確實是具有前瞻性的,并且在各個畫室的教學工作中部分得到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