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各大藝術媒體紛紛報道了“1993威尼斯雙年展價值數億丟失作品在漢雅軒離奇找回”的事件。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對中國當代藝術意義非凡。這是中國藝術家首次集體亮相威尼斯。同時也成就了一宗“歷史懸案”:包括王廣義、徐冰、喻紅、丁乙、劉煒、李山、孫良等的部分作品都丟失了。如今其中兩位當事人孫良與李山在律師的幫助下,竟然在香港畫廊漢雅軒離奇找到了這些作品。故而現在舊事重提,究竟是“疏忽”還是“被丟”,目前還沒有定論。
幾乎與此同時,眾多媒體又收到了一份“關于新西蘭人晨曉“誠信”事件通告”的信函,信中指出,一位叫晨曉的旅居新西蘭的藝術家,2013年回到中國做展覽的時候,和798集團下屬媒體《藝術匯》雜志的合作中有不付廣告費的行為。作為雜志廣告全權代理方北京樂臻世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事件發生的五個月后發布通告,向公眾披露事件始末,并出示了簽訂的合同,同時敬告各藝術類媒體與此人合作要小心。
兩件事碰在一起,有人便開始質疑整個中國當代藝術圈的誠信問題,就像只要中國古董市場拍賣中爆出一件贗品,就會有人懷疑整個拍賣業的不作為。這首先反映出人們對當前社會體制的不信任,而且這種不信任因為一次又一次地被佐證,似乎也不無道理。其實,最終重要的總是原因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每個個體事件的原因不同,而解決辦法相似:調查事件始末,依法追究責任人賠償。
前一段時間紐約爆出了8000萬美元藝術品欺詐案,由于涉案畫家是早年間移居美國的華人藝術家錢培森而備受國人關注,但我們看到美國媒體以及民眾在此事件中的態度始終是中立的,他們既不會臆斷嫌疑人的品德低劣,也不會放大到對整個美國藝術市場的質疑,而是交給司法部,聽雙方辯護人的說辭。經過縝密的對錢培森及經紀人合作方式等方面的偵查,錢培森被證明并不知情而未出現在警方的起訴書上,他的經紀人拉菲拉·羅薩萊斯女士認罪,并接受罰款和履行相應的刑期。
文中的這三個事件,要說獨立也并不盡然,它為藝術圈那些不在乎法律制度更在乎“哥們兒”情誼的藝術家們提了個醒。誠信當然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寶貴品德,但不具有任何法律約束力,也就是說,如果情感的約束力因為哪怕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外力失效的話,真正保障自身利益的只有法制。網友“一杯生普洱”在豆瓣網發表博文中說,漢雅軒事件的原因在于當時手握權利的關鍵的幾個中國人對藝術家和藝術品的“傲慢”,幸好兩位當事人聯系到律師,否則就這樣被傲慢的哥們兒情誼絆了一跤,鼻青臉腫的找誰說理去?至少在“晨曉事件”中,廣告公司保留了原始合同,在承認契約關系的基礎上,不付廣告費的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要真追究起來,晨曉恐怕難推其責。
在法制完善的當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彼此間的信任并沒有直接關系,而是建立在雙方共同認可的法律機制上。個體間的合作之所以成立,并不是因為相信彼此的品德,而是大家白紙黑字定下契約,由于這份契約具有法律效力,從而促使各自按照約定辦事。這樣做的好處是,即便事情出了差錯,責任方也無需背負品行劣跡,只要按照約定的額度和方式賠償或者補救即可。
文\馬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