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著名喜劇作家、導演王寶社聊天是一種樂活,他帶給人的總是喜氣洋洋的歡笑。據說,很多兩口子離婚都被人介紹到他這兒來聊天。與他交談不出兩個小時,搞定。那些剛才還鬧得天翻地覆的針尖和麥芒被這位喜劇大師“侃”得忘了自己是來干什么來的,又說又笑地回去過日子去了。
針對類似這樣的大眾社會生活問題,王寶社舞臺新作《獨生女——讓你任性》近日將呈現舞臺,而此前他的《讓你離不成》、《獨生子當兵》都以此為主線形成系列劇。王寶社力求用自己的喜劇為人們的生活開一服清熱補氣的嬉笑良方。
然而,王寶社卻有不被人知的一番苦衷,一種憂慮。他說,別看人們常常被一些惡搞類小品樂得前仰后合。但是,中國的喜劇的現狀面臨三大缺失:理論缺失、教育缺失和人才、作品缺失。
理論缺失。王寶社說,《獨生子當兵》上演過三百場,場場爆滿,笑聲不斷。然而,在一次關于他的作品研討會上,一大群僅僅看過劇本的戲劇理論家們竟然一致地嚴肅“勸導”他:“你是搞喜劇的,不要隨意改行寫正劇嘛。”后來,王寶社才明白,他們是在劇本里沒有找到“包袱”,便斷言這不是喜劇。
“喜劇也可以有精密的計算和邏輯推理的。”王寶社認為。喜劇又可分諷刺喜劇、性格喜劇、心理喜劇甚至歌頌喜劇。因此,喜劇應當有喜劇思想、喜劇理論和喜劇結構。喜劇不光只有包袱,還要有完整的戲劇架構。單純看果戈理的喜劇,沒有一句話能讓觀眾樂的,但是縱觀全劇,人們便會沉浸在一種巨大的喜劇場中。而現在的專家不去認真研究這些理論,只是看有沒有“包袱”,這是一種學術之危。中國至今還沒有名副其實的喜劇思想家、理論家,正是“喜劇的悲劇”。
教育缺失。王寶社認為,電影學院某負責人沒有資格說“小沈陽”考不起電影學院。不說“小沈陽”面對千變萬化舞臺“打閃紉針”的操控能力、不說“小沈陽”功夫技巧的嫻熟自如、不說“小沈陽”在市場拼打斬獲的奮斗經歷,因為這些都是學院出來的鳥籠里的金絲鳥們不知需要多少年才能修成的;單說電影學院教育有沒有合格的喜劇人才,僅此一點,“學院派”的專家們就沒有資格對“小沈陽”挑三揀四。
全國有多少戲劇、藝術、影視院校?有幾家真正開設了喜劇專業,培養出專業的喜劇表演、創作人才?王寶社屈指難數,他說,喜劇教育的缺失使觀眾只認可“小沈陽”,其實,蒙羞的是藝術院校的專家學者們。
人才、作品缺失。王寶社說,別的藝術表演院團不算,全國從省到地市、縣級,光話劇團可能不下數百家,真正能拿出原創的喜劇好作品和優秀的喜劇舞臺表演藝術人才鳳毛麟角。他說:“2007年,我當過央視春晚語言節目總統籌,人們開玩笑叫我‘總統’,所有的語言節目都由我這兒‘過堂’。那時我深深體會到,中國搞晚會,從央視到省臺、縣臺,什么節目都不缺,就缺喜劇性作品和演員。”
王寶社說,這三缺失,令整個民族缺失的是更深層次的文化色彩,比如優雅的樂觀、高尚的幽默和由衷的喜氣。如果,學者專家們抱怨觀眾的喜劇審美情趣降低而遷怒于二人轉時,不如退而補失;如果,一個民族都能對喜劇藝術進行理性的思考,這個民族才會獲得更樂觀的生活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