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舞團團長張長城
中國網:我知道您不是專門從事跳舞的人,是什么樣的機緣巧合讓您接手了北京現代舞團?現在舞團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也在國內外卓有成績,你對它的發展未來有什么樣的規劃,或者期望它會發展成什么樣的模式?
張長城:這是一個大問題。其實我做團長12年了,只不過我一直不喜歡到臺前來,我一直喜歡在幕后,所以大家也不知道。我接手舞團的時候特別簡單,當時北京現代舞團有些問題,在我看來它就像一個小孩在街上摔倒了,傷到了,你就會本能的過去扶一下。但扶一下你會發現他不僅是治好傷的事,他也需要教育、成長,需要陪伴,所以就一直陪著它。當他長大了,你就開始想他應該接受教育,你就會幫他接受教育。后來你又發現他需要談戀愛,你又幫他找女朋友,所以一下十幾年就過去了,這好像是很自然的過程。
張長城:別人總問我這個問題,為什么做這件事,為什么選擇了這樣一個工作。我就在想,可能你能選擇的是工作,而當它變成事業的時候就沒有選擇的,是它選擇了你。我其實是被舞蹈選擇了,而不是我選擇了舞蹈。其實我喜歡的東西很多,舞蹈是我其中喜歡的一個,我當時最喜歡的是音樂,我也是因為音樂的原因而喜歡舞蹈。到最后變成團長,到現在已經12年了,一直在做這件事,其他所有事都扔了。我覺得還挺快樂的,這也是最大的回報,我經歷了非常艱難和快樂的十幾年。因為在我們這種商業化的環境中做純藝術,尤其是像舞蹈這么奢侈的藝術是挺艱難的,但是艱難中也很快樂。
中國網:像你自己說的,接手舞團等于是把摔倒的孩子扶起來,又教育他。那你覺得現在舞團發展到什么階段了?
張長城:不知道,我沒想過。我做什么事不怎么想,我很相信自己的直覺。其實在很多時候,我覺得想一件事往往是一個人的時候。比如晚上睡不著,或者太累了,或者這段時間沒什么事我會去思考,但多數時候我沒有時間想,都是在處理,而且這種東西靠直覺。其實有的時候我也和別人解釋,但是這個解釋往往是不得不說的廢話。就像我剛才說的,當你去選擇一件事的時候,當它和你的生命發生關系的時候,沒法解釋。只是別人說你為什么能堅持?我只有一個理由,好像我還比較快樂,所以就堅持,因為快樂最大。
中國網:做這件事,也享受這件事。
張長城:對。比如踢球、爬山,那個過程都很累,但是你為什么還會爬山?在爬山的過程中其實特別孤獨,為什么你還會繼續向上登?爬到山頂會很冷,很惡劣的環境,為什么你還要到頂上去?所以我覺得人生在很多時候和爬山一樣,在很多時候真正要面對的東西是一種自我孤獨。我認為一個人到最后比的就是兩件事一個是體力,一個是心力。如果體力不支就扛不下去了,你就掉下去了,更多的人是心力不夠,就是你對自己也不信任,你就撐不下去。
我有一種信念,不管你多孤獨,只要一直往上爬,這個山很大,每條路都有人和你一樣在往上爬,當你爬到了山頂,他也爬到了山頂,這種相聚都是同類的相聚,彼此都明白。我說的是不同的路可能是不同行業的人,但是所有的這些精彩的人最終都會在一起,因為他們的人生感受很相似,只是過程不同。這個時候所有的孤獨感都可以釋懷。所以對我來說,做了幾十年我不想留下遺憾。
中國網:剛才您也提到在這樣一個市場化的環境下做一個藝術團體是比較難的,尤其是現在現代舞團是完全自負盈虧的。十多年過去了,在市場化的過程中,你覺得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張長城:有大問題、有小問題。大問題是環境,我沒有能力改變整個在國內的藝術環境,或者市場的環境,但是我一直在做努力。小問題是資金,因為在快速商業化的過程中,大家好像都在娛樂,藝術的空間實際也是被娛樂、被商業擠壓的,藝術空間不是很大。雖然說前兩年我們說藝術品交易有多么火爆,甚至在說有多大的泡沫,但那還是商業的,不是藝術創作,只是在流通過程中的一個繁華。
所以大環境和小環境一直在交織著,也就是在國內目前最大的問題。一個是藝術創作的資金,獲取的資源和角度太少,真正能用在藝術創作上的資金和西方沒法相比,人家是航空母艦,我們還在小米加步槍。雖然我們的國際地位別人都在評價,《紐約時報》也好,《費加羅》也好,都說我們是世界一流,但是我們的世界一流是小米加步槍出來的,太難了。別人用航空母艦,我們用小米加步槍,還得成功,付出的代價很大。
張長城:另外,現在國內的大環境在一點點好轉。前段時間有一個論壇在討論到底什么是藝術,到底什么是好。好的標準一直在被扭曲,大家現在認為什么叫成功,有錢就叫成功。而藝術和現實的東西沒有直接關系,而這基本變成的一種慣常的習慣,大家都用錢來衡量一切,好像除了錢這個世界沒別的事。這不僅僅在影響藝術創作,其實也在影響藝術家的狀態。這個問題希望能夠逐漸好轉,但是短時間內我估計改不了。
中國網:所以您會有孤獨的感覺?
張長城:是,有的時候是挺孤獨的。孤獨我不太在意了,我都習慣了,懶得解釋,也解釋不明白。我覺得是嗎,行嗎,知道了,謝謝,就完了,不回答,也不解釋,就過去了,用一些虛詞。
中國網:自己去領悟吧。
張長城:對。因為在很多時候,別人是好心,說你這么做能賺錢,他是好意,也沒有錯,在他的角度甚至是真理,所以你不要去傷害別人,我會很認真的聽,但是我還是我行我素。如果我誰的意見都聽,就沒有今天,因為從一開始就有很多人質疑、反對,甚至懷疑,什么都有。但是別人越質疑、越懷疑,我就越有信心,我就是這種人。因為我的信條是這個世界上只有少數人是對的,這個世界上能把一件事做成的人也是極少數人,所以反對的人越多,越意味著我是對的,因為大多數人是錯的。當大多數人都反對你的時候,實際給了你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就是你對了。中國網:北京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國內外很多的藝術家都會在北京有一個集聚或者展示與交流,現在也有很多像798和文化創意廠這樣的集聚區。你是怎么看待文化創意集聚區的發展?張長城:其實我想做的事是想做一個藝術家的公共服務平臺,因為我們在談藝術的時候,藝術是個大概念,回過頭我們就在固步自封。比如美術圈、舞蹈圈、電影圈、音樂圈,每個圈都是閉合的,實際它是封閉的。而藝術到一定程度時恰恰需要開放,所以我們把這個地方叫做“聚敞藝術”中心,聚集的聚,敞開的敞。藝術應該第一,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但必須要開放。所以我在這里希望制造一種新的藝術方式和工作方式,跨界,把這個圈打破,重新的讓大家找到一種新的角度,或者新的方向。因為要敞開,它才有動力,而且它流動起來才會產生更強大的力量。所以我希望在這里做的事是做更多的跨界實踐。
張長城:比如很多年輕人沒機會,你有想法也沒機會,就熬著吧,資源永遠都是給不缺資源的人,所以年輕人是很難的,這是世界性的通病,也是正常的,憑什么別人信任你,給你機會,你只是有一個想法,沒有經驗。所以年輕人總是沒有機會。
張長城:第二,不缺資源的成功者已經油了,他一直是在循環的狀態中,我希望互相能有一點沖擊和激勵,形成一種新的動力。所以就想在這個地方做,因為這個地方很特殊,1929年的時候就存在,叫美資海金鐵工廠,到30年代叫北平槍械總廠,后來叫北平槍械修造廠,解放后叫北京機器總廠,后來又叫機床六所。我們下面還有巨大的防空洞。但是這個區域恰恰又是文脈的根,走兩分鐘就是國子監和孔廟,那邊是鐘鼓樓、后海,南邊是簋街、雍和宮,這些地方很有意思。我看到這里,而且這個地方當時閑置著,我來了半個小時就決定把這個地方全部拿下來,作為集聚區,所以我覺得它一直在等著我。你很難想象,所有的人來了都是大吃一驚,在胡同里還有這樣的地方。我也奇怪,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個地方閑置在這里,直到我出現在這里。所以這也是緣分。
中國網:所以對這個地方的定義非常多,知道你這里是跨界交流的文化創新工廠,有的人也說它是一個傳統與當代結合的縱貫線,還有人說它是胡同里的798、胡同里的創意工廠。你喜歡哪種稱謂?
張長城:我只喜歡一句,方家胡同46號。沒有任何傾向,就是一個地名,這就夠了。因為這個胡同有700年的歷史,這個工廠我們用到2029年正好是一百年,這就夠了。就是這個地方,因為我不想給它任何定義,首先就像不能給藝術做任何定義是一樣的,我希望這里沒有定義,因為它是一個嬰兒,剛生下來就定義沒必要。大家給它起了很多小名,都很好,我不反對,但對我來說它就是方家胡同46號。
中國網:會不會擔心將來我們的方家胡同46號也會發展成798那樣商業色彩更濃的社區呢?
張長城:擔心,也不擔心。為什么說擔心?這種過度商業化的侵蝕力量很強,誰知道會怎么樣,誰也不能預計未來,這是一個擔心。但也不擔心,只要我在這兒,我了解我自己,我不太擔心我自己,所以只能說是既擔心,也不擔心。
另外,不管變成什么樣是緣分,它是很自然的事,你無法預設明天,甚至你連下一秒都無法預設。下一秒有可能有杯子掉地上碎了,你也無法預設。所以對我來說,我是很傳統的中國人,我必須去觀察和接受生活帶給我的一切,而且在里面去尋找我的樂趣,而不是強行的必須要怎么樣。沒有一件事是必須的,我們從小到大沒有一件事是按預設而長大的,父母給我們的預設沒有一件事成立,我們自己對自己的預設也都不成立。
張長城:所以我覺得對我個人來說,我還是傾向于用自然的態度去面對,只要自己認真的做事,認真的去生活就夠了。具體明天會變成什么樣,它自然有它的理由。
中國網:順其自然。
張長城:強扭的瓜不甜。
中國網:生活態度決定了我要做的事情。在采訪的最后,您對“感知中國—以色列行”有什么期待嗎?
張長城:就像說我是“國際流浪漢”的那樣一種狀態,我是一直在渴望流浪的人,在任何一個地方待的時間久了,我心里都會出現另外一個不在這個地方的地方,我就希望能夠再走出去。因為在行走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會特別安靜,其實一個人的孤獨是非常美的東西。你真正孤獨的時候,你是自我陪伴,可以聽到很多真實的聲音。所以馬上要走兩個多月,我一方面有點擔心,因為我瘦了20斤,有點擔心走了以后會不會有些事顧不過來。但同時我覺得離開一段時間是好事,有一點距離去思考、去觀察,可能會更理智、更冷靜。同時在旅行中又看到很多新的東西,有很多新的想法,又是一個豐滿的過程。所以很矛盾,但是也很正常,我從來都是在臨上飛機的前一天晚上拿出一個小時把該用的東西扔到箱子里,然后走了。
中國網:我以為你有一個箱子,這個箱子里什么都有,隨時拿著就走了。
張長城:你說的很對,我就是一直有這么一個箱子,全是必需品,打開箱子蓋上面有一個紙條有什么,東西從來都在里面,屬于給養補充。但是臨走之前還會把臨時需要的東西,比如出去一個月帶幾件襯衣,幾件內衣,什么樣的衣服,走一個星期就放少一點,走一個月就放多一點。我只有一個箱子,所以我可以在一個小時內裝完,拉起來就走。什么都不用增加,把那個箱子帶走就可以生活。有很豐富的旅行經驗。
中國網:今天很開心,我們不光談了你們舞團的發展和這次的感知中國,其實還談了很多的生活態度和人生態度。我覺得你是一個非常自然的人,這種生活態度是每個人都想追求的,但是可能有各種各樣的條件,讓我們無法達到。
張長城:千萬別那么認為,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能限制你的生命,你完完全全可以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在很多時候是自我催眠,說我不可以這樣,因為誰說我不可以這樣,我不可以那樣,因為誰說我不可以那樣,有時候別人和你說其實就是應付一句,其實沒有別的意思。你就會說,我從此就不能穿這個衣服了,因為他很重要,他說我穿這個不好看。在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打開自己,感受自己的生命。
“感知中國”,重點就是兩個關鍵詞:中國和感知。什么叫感知?充分自信的時候才可以感知。我們要給別人一個充分的信任,但同時要給自己一個充分的自信。所以我覺得都可以選擇,任何生活方式都可以選擇。
中國網:今天非常感謝你接受我們的采訪,很愉快,也祝你能夠充分的享受和感知以色列之行。
張長城: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