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熊貓為題材的動畫片
2011年5月,美國夢工廠制作的《功夫熊貓2》在中國上映后取得高票房。
“中國同行講不出阿寶的故事,主要因為缺乏想象力,我們可不敢給熊貓找個鴨子當爸爸。如何表達一個有趣的故事是中國動畫目前最需要向好萊塢學習的。中國目前資金和市場都客觀存在,做不好就是自己能力不足。問題是,純粹的資本是不是真正進入到好項目?!?/p>
作為今年最強悍的電影,《功夫熊貓2》以及神龍大俠阿寶亮相后,馬上斬獲了好幾個桂冠,包括今年第一部4億元電影、今年第一部在第三周還有過億收入的電影、內地市場的最賣座好萊塢續集電影等。創下如此多的紀錄,功夫熊貓引發的爭論也是前所未有的熱烈,中國有熊貓、有故事、有市場、有資金,為什么卻一次次讓這些元素變成“他山之石”,被別人拿去“攻玉”。差距到底在哪里?在熱議的背后,我們發現,中國動畫曾經因為創造出自己的民族特色,有過一段輝煌期,回顧那段歷史,或許可以為一些問題找到答案。
“功夫熊貓”是誰的文化符號 學者:熊貓是中國的
解放觀點:正在熱映的電影《功夫熊貓2》在獲得不少好評的同時,再次被一些人批評為 “文化侵略”。您對此怎么看?
石川:按照一些人的說法,《功夫熊貓》系列電影是拿中國瓶裝美國酒。但在全球化時代,尤其在大眾文化領域,這種現象很普遍,很難區分什么是美國的,什么是中國的。《功夫熊貓》的制作團隊本身就具有跨國性,包括很多華裔、亞裔、拉丁裔,包含不同文化背景的介入。第一部里有場搶包子的戲,這個動作設計非華人不能為也,在很多香港動作片里都能看到,美國人是想不到的,因為他們不具有這樣的文化經驗。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消費品,都具有跨地域性、跨文化性特征。又比如《哈利·波特》、《指環王》這類電影,故事創意、投資、主創團隊、自然和人文景觀分別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劇情內容往往也是多元文化和創意的融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再用傳統的國家、地域、種族的概念來解讀,尤其不能用那種二元對立的思維,非要分清這是你的,還是我的。
《功夫熊貓》第一部的導演約翰·斯蒂文森2009年到中國時曾透露,在籌備電影期間,他率工作團隊搜集了大量中國畫及水墨動畫的素材,《牧笛》等作品就令他大為驚嘆。雖然《功夫熊貓》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動畫,但他認為“既然要講一個中國故事,就應該在技術和藝術風格上體現中國動畫的特色”。
所以,約翰把水墨動畫的技術運用到《功夫熊貓》之中,背景加入了桂林山水元素。完成了具有水墨動畫風格的背景后,為了使得流動且平面的水墨動畫,能與立體透視的西方動畫相結合,電腦還進行了精確的計算,以確保水墨動畫看上去并不像是“貼片”。
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八嬻w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假定性’,墨分五彩,黑白兩色,通過宣紙毛筆,暈染出不同效果。水墨動畫延承的是國畫美學中散點透視和獨特的中國文化?!北本╇娪皩W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說。
事實上,在第一部水墨動畫電影《小蝌蚪找媽媽》誕生之前,還有一部動畫電影更早開啟了動畫與中國傳統繪畫風格相結合的道路,那就是《大鬧天宮》。這部長達2小時的動畫長片,吸收了壁畫和年畫的創作手法,將中國深及漢代的色彩——青、赤、黃、白、黑,滲透在美猴王、玉帝甚至土地公公等角色里,造型夸張豐滿。這部作品也被西方人認為兼具了迪士尼作品的美感和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
隨著《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動畫片的誕生,吸收了水墨、折紙、剪紙等傳統技藝的中國動畫逐漸顯示出中國風格,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學派”,在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創造了中國民族動畫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