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覽期間,中間美術館舉辦了一系列專場,先后包括自閉癥兒童專場、學生專場、農民專場,在藝術家與觀眾的互動之中,藝術作品繼續生長。
7月3日,自閉癥兒童及其家長到中間美術館參觀《是真的嗎——吳嘯海個展》,藝術家引導孩子們做游戲、畫畫,與家長們交流。
時間:2011年7月3日
地點:中間美術館
人物:吳嘯海 藝術家
周 翊 中間美術館藝術總監
李 木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自閉癥兒童及其家長
游戲
提供各種尺寸的圖畫紙以及各種顏色的水彩筆、鉛筆、蠟筆。讓孩子們隨便選一種尺寸的紙,卷成筒狀,用卷好的筒子看周圍,然后把看到的東西畫在剛才的紙上。
對話
向孩子學習
吳:我喜歡孩子,因為想和他們接近,想向他們學習。孩子的好處是他沒有很多經驗,總是能夠重新開始,我認為這在創作時非常重要,所以我在創作的最初老是講:孩子會喜歡什么?孩子會怎么想這個東西?每次面對作品,方式不同,結果也會不一樣。所以我就老想誰的方式最好:老師的方式?思想家的方式?還是哲學家的方式?我覺得都不如孩子的方式好。孩子的方式新鮮,而且直接。我覺得最可怕的是預設的經驗,我們越長大經驗越多,越容易束縛自己。我們為什么要預知呢?我做這個展覽就是在挑戰我的預知。周翊帶我去場地的時候,我看到這里有一圈空調管道,所以我做了這個通道。你在其他很多地方看過展覽,所以你來之前設想過這里是什么樣子,我讓你進入這個通道,就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感覺。你在一個洞里看到了一些東西,但是你不知道下一個洞在哪里,里面會看到什么。
我還害怕沒有變化——作品做完了,設想就結束了。所以在我開的洞有兩三個洞是面對現實的,是變的——天會變,時間會變,光線會變。我希望我的作品就像一棵成長的樹,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樣子。實際上藝術的好處就在于它沒有界限,所以我說小孩的畫是最好的,因為他們沒有很強的控制欲望,藝術這么自由的東西,應該像孩子一樣是成長的。
我還希望孩子們走進這個通道看到的東西是和別人不一樣的。雖然和爸爸媽媽看到的是同樣的洞,但是你們的反應不一樣,所以這次我讓孩子們把他們看到的東西畫出來。實際上他們看到的東西有一大半是他們想象的,憑他的記憶和喜好,畫到紙上后加了很多想象,這也是我的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去江西找了很多師傅,我很重視和他們的合作。在跟他們的交流中,我說了很多廢話,我說這個東西“很絢麗、很有想象力”,他可能不太理解,但我也得這么說,他會加入他的想象。交流不是完全的對應,我要的是工作方法的啟示,他們怎么消化問題,找出解決辦法。我們都是這樣認識世界的,孩子們看到的東西和畫出來的東西肯定不一樣,這并不重要,這是一個交流,我們的世界就是這么生動,就像我的作品一樣,它是活的。
周:自閉癥兒童畫展的時候,中央美院的油畫系主任戴士和來看展覽,這個老教授在學校里是嚴格出名的人,但是他對每張畫都贊不絕口,我從來沒有聽到過他這么夸過美院的學生們,我想問問大家,這是為什么?(此處略去交流的部分)
“向孩子學習”這句話不是客套話,它很有道理的。孩子們知道的少,我們知道的多,為什么向孩子學習呢?因為大人對周圍的世界有很多既成的認識,相比孩子,我們大人對新生事物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弱的,所以大人要向孩子學習的是他們的學習能力。對于孩子,周圍的事物都是新鮮的,他們的理解可能在成人看來不對,這沒有關系,他們的理解有創造力,是屬于他們自己的,我們不能粗暴的對待孩子的表達,簡單的批評和簡單的夸贊都不好,要試圖從孩子的角度看他們看到了什么,要和孩子在同一個層面溝通,家長們要跟上孩子們的學習速度,把自己的成見拋掉,這是很難的,很累的。
李:我每次看到這些孩子的作品都有一種被棒喝的感覺,不是因為他們是有問題的小孩,也不是在王府井西單呆久了,在靈山呼吸到新鮮空氣的感覺,而是因為在他們歪七扭八、不確定的、幼稚的、胡涂亂抹的畫里,有很多很珍貴的因素,而很多中國的家長到現在都沒意識到他的珍貴。藝術的寶貴特質是天真,全世界最著名的藝術家面對孩子的畫,都會有一種本能的溝通能力,而反過來,世界上再偉大的作品,孩子們如果沒興趣,這個偉大就要打個問號。人都有一種靈性、直覺,而這些東西在藝術里越來越少,藝術家看慣了規則的東西,突然看到這些東西,它們會喚起藝術家內心真正的情感。
我突然想起一句話,小孩就是一副作品,因為他沒章沒法,沒節沒拍,按部就班地做人做事在藝術里是絕對不可以的,在生活中大概也不可以,吳老師的這個作品也是如此。觀眾從一端進去、另一端出來,當中發生了什么、想了什么你根本不知道,他也沒有試圖要告訴大家。
吳:剛才有家長說對藝術一點都不了解,沒有判斷力,但是藝術的好處就是它是自由的,沒有人告訴我什么才是藝術,所以我找了很多師傅和村民跟我合作,我們相互是不了解的,所以合作的過程讓結果不可預料,剛才李老師說,這些孩子的價值,我很贊同,因為有型的、規范的東西是很容易實現的,只是時間問題,但思想的轉變卻很難得。我學了近30年的畫,我對技術控制很有把握,但這也是個包袱,因為它拒絕轉變,所以我為什么不畫了呢?因為我要變,成敗不重要,只是標準問題,重要的是轉變,這是思想問題。這個項目還沒有開始時,我來這里看到孩子們的畫,我就覺得我無法超過他們,我畫不了那么好看,畫不了那么干凈,我的畫里面有太多設想,我當時就跟美術館的工作人員說如果這些孩子能來,我會非常高興。
李:我覺得一個社會里,什么都可以不自由,藝術一定要自由,我們現在的社會恰恰相反。非常幸運的是,在這個不自由的環境里,還有一些自由的孩子存在,這些東西非常珍貴,一定要把它保護好,發揚光大。很多家長寧可孩子做一個標準的人,也不要讓他做一個不標準的藝術家,可是現在你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你就索性把這條路走好,別像我一樣,做人也不是很標準,做藝術又太標準了(笑),所以那天我看完吳老師這個展覽,自己都有點慚愧,我做展覽的時候還把畫一張一張地掛著。
我覺得大家在國內對藝術的理解有個特別不好的模式,覺得一定要看懂,一定要看到一個具體的形象,一個故事,一個中心思想,但這些東西恰恰與藝術沒有特別直接的關系。比如吳老師做的這個作品,他不是一個口號或標語,而是一種感受力,從生理到心理全方位的直覺。用直覺去聆聽、觀看的方式,比分析作品要強得多。我們不要總去分析、總去找答案,你就去感受作品就好。你看著一幅畫,好像突然聞到香味,感到眼睛開始發酸……不用在乎看到的結果,過程才是重要的,我們的教育把大家教壞了。
點評作品一
吳:這個是周翊畫的,我覺得畫得還不錯,好處就在于它看上去還像孩子畫的,說明周老師的思想還年輕,我希望我80歲的時候還有人說我還年輕。
但是這個畫還是暴露出來他是大人畫的。我雖然要求大家畫筒筒里看到的東西,但是沒有一個孩子畫的是圓的,周翊為什么畫成圓的?這就是理智,這就是經驗。孩子們沒有一個畫的是圓的,所以我們觀察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眼睛和心流露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點評作品二
吳:這幅畫很好。為什么?他畫的是一棵樹,但是我不會這么畫,你也不可能這么畫。就像我們以前的成語“一葉障目”,他只看到了樹葉,所以他畫了很多樹葉,而我們的眼睛看不到樹葉,只看到外形,我是相信眼睛的,他是相信感覺的,我不會這樣去認識這個世界,這就是他的好。從他的畫里,我們看到很多我們畫不出來的東西,我們就會試圖去調整自己用眼睛看世界的老辦法。
李:大家都知道海倫?凱勒,她根本就看不見,她的世界都是想象的,她畫的紅色的樹非常漂亮,而我們認為藍天、綠樹都是天經地義的東西,我們都相信自己的眼睛,問題就在這里——我們不用心。
吳:所以我反復講,我們把最原始、最基本的信息丟掉了,都在炫耀技術。我就不敢在孩子面前畫畫,因為我一動手就是技術。
家長與孩子
家長:聽完后我有一個感受,現在的社會物質越來越豐富,但是人們越來越不快樂,而小時候,一點點事情就能讓我們感受快樂。我們沒有從平凡的事情中感受到快樂的能力。
李:這就是藝術對生活的作用。我從來不把這件事當做公益來談,我總是特驕傲地推薦他們的作品,我在課堂上放他們的畫,沒有任何一個人說不好。
家長:你們說這個畫好,要把它保護起來,但就讓孩子永遠這樣畫線條么?
周:家長看不出孩子的畫的好,看不明白孩子的畫,這就需要家長去學習。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大人比不了的,孩子們都是天才,這時候大人必須要付出特別大的努力。
家長:我們應該怎么幫助孩子呢?
周:你不能幫他畫,但是你可以幫他起個頭,比如講個故事,引導他去畫,大人一定要放下架子,特別仔細地看孩子的畫。
家長:我們已經學會了要以孩子為本,觀察孩子的美,鼓勵孩子去畫,孩子也很享受畫畫的過程。
周:鼓勵和不鼓勵都不太好,關鍵是要建立在真正看懂的基礎上,如果你面對這個東西是你看不明白的,那你就得去學。
李:現在有很多專業機構都在幫助這些孩子,家長也要想辦法,自己去閱讀,看些資料,把原來帶著孩子四處投醫問藥的精力放在藝術上。
家長:至少這個過程不痛苦,孩子挺高興,我們也很高興。
家長:孩子的天分現在只呈現出了一點點,還有很多有待開發,該怎么開發呢?
李:這就需要家長要有能力認識世界,在認識的基礎上指導自己應該怎樣對待他們每天發生的每個行為、流露出的每個表情、記錄在紙上的每個符號。一定要特別仔細地去觀察。他們是藝術家,你們應該能做策展人、批評家——孩子和家長的關系應該是這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