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山河》全卷以鴉片戰爭為表現主體,由《屈辱的條約》、《將士殉國記》、《銷煙氣如虹》、《慷慨賦同仇》、《三元里怒潮》、《圓明園沉思》六個部分構成。從作品的選題到展覽時間的設定,均鮮明表現出李延聲特有的歷史敏感。首先,在中國近現代所有重大政治事件中,鴉片戰爭是首要的。它不僅使中華民族遭逢“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而且還決定了中國由古典社會轉向現代的歷程是悲劇性的。因而,它注定要成為中華民族現代性思考的精神原點;其次,從鴉片戰爭到香港回歸,歷史整整過去了157年,通過作品和展覽將兩個時間點連接為一體,暗含了畫家的反思性意圖。在李延聲心中,回歸隆重慶典的背后,一定站著一位飽經滄桑的歷史老人,而他能告訴世人的,是這一慶典背后巨大的歷史成本。因而,《魂系山河》對香港回歸而言,不是一個裝點門面的展覽,相反,作品給慶典所植入的“勿忘國恥”的主題,反倒使慶典更具歷史感和思想價值。
……在《魂系山河》的構圖上,李延聲真正做到了長袖善舞,在現實、歷史和超現實想象中的隨意騰挪,顯示了他超越中西繪畫的深厚學養。
……《魂系山河》創作的成功,準確詮釋了李延聲關于重大歷史題材創作的觀念,顯示出他駕馭歷史巨構的非凡才能,也優異地表現出他在筆墨上的創新能力。
——張曉凌:《筆墨當為時代立傳——李延聲與重大歷史題材創作》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術理論家
藝術是一種人文現象,有多方面的功能,諸如醒世、警世、勸誡、宣泄、游戲等等。可惜當下的藝術作品,大多迎合市場和低俗趣味,忘記了精神啟示的責任。
畫家李延聲沒忘記這責任。他創作了高2.8米、長65米的巨型長卷《魂系山河》。長卷以鴉片戰爭為題,表現“勿忘國恥”的警世之意。
…… 李延聲出生在抗戰時期的延安,是老一代革命戰士的后代。他一向看重革命的內容和現實的意義,喜歡描繪歷代英雄志士,從20世紀80年代畫《正氣篇人物百圖》,90年代為煤礦工人造像、畫《魂系山河》,到新世紀之初創作《青春頌》,都表達出一種高昂的社會政治關懷,而沒有把創作的關注點移向個人生活和十分個人化的心理世界。一方面,他繼承了新中國美術重視正面描繪的傳統;另一方面,他又力圖跳出既往那套“塑造英雄人物”的模式,把描繪和歌頌的對象轉向可稱作“民族脊梁”的歷史人物和民族精神傳統方面。《魂系山河》無疑是其中最為凝重沉郁、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郎紹君:《警世的畫卷——看李延聲<魂系山河>有感》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美術理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