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遺址出土的玉琮上刻畫的神徽︵局部
探索大遺址保護的“無錫模式”
曹佳中(無錫市副市長)
無錫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先后成為古代吳文化、近代民族工商業和當代鄉鎮企業的三大文化發祥地。無錫市委市政府認真算好眼前賬與傳承賬、經濟賬與發展賬、局部賬和大局賬,在國家級高新區、在環太湖風光帶寸土寸金的土地上,規劃建設鴻山大遺址公園、闔閭城大遺址公園。無錫市對大遺址的保護利用力度不斷加強,按照“堅持科學發展觀,謀求多方共贏”的保護利用思路,全面開展了考古、規劃編制等基礎工作,建立了市區聯動、以區為主的領導體系,結合無錫加快“生態城、旅游與現代服務城、高科技產業城、宜居城”建設的總體要求和“現代化濱水花園城市”的城市定位,探索大遺址保護的“無錫模式”。
依托大遺址保護建構朝陽經濟格局
王宏(朝陽市副市長)
朝陽是東北與中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城市。朝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牛河梁遺址保護工作,確定了以強化文物本體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重點工作為牽引,綜合規劃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工作目標。近年來,逐步健全機構,頒布實施了《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保護規劃》和《遼寧省牛河梁遺址保護條例》,編制了《牛河梁遺址申遺文本》,夯實大遺址保護基礎工作;加強政府主導,強力推進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依托大遺址保護成果,對考古遺址公園和牛河梁紅山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新城建設進行三位一體的統籌安排,初步形成以大遺址保護成果為牽引的“考古遺址公園—旅游產業園區—新城區—老城區”鏈條式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由點到片的成都之路
師江(成都市政府副秘書長)
大遺址保護成都片區的工作經歷了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最終形成片區保護的發展歷程。2010年國家文物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大遺址保護成都片區框架協議書,通過對成都金沙遺址、廣漢三星堆遺址等大遺址的考古規劃、保護、展示和研究,努力將成都片區建設成為我國南方大遺址保護重要示范區和四川省成都平原生態文化旅游中心。成都市人民政府將制定《成都市大遺址保護管理辦法》,明確大遺址保護的法律地位;擬委托國內著名城市規劃設計單位制定《成都片區大遺址總體保護規劃》,明確整體保護的組織管理框架和實施保障體系;同時,做好大遺址考古工作,積極推動條件成熟的大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充分發揮大遺址保護的綜合效益。
“神秘湘西”的保護實踐
葉紅專(湘西自治州州長)
湘西歷史文化厚重,“神秘湘西”享譽世界。湘西州把文化遺產保護放在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來抓,將文物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政策、資金、機構建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逐步實現文物保護和經濟建設的良性互動。州委州政府做好立法與機構建設工作,積極探索大遺址保護展示方式,規劃先行做強品牌,加大資金投入,實實在在做工作。總之,我認為,只要在大遺址保護實踐中堅持正確的理念,堅持“保護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針,堅持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堅持讓保護成果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緊緊結合在一起,我們的大遺址保護、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事業,一定能夠取得長足發展。
桂林大遺址的個性化保護策略
陳麗華(桂林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市長)
結合桂林市正在實施的“文化立市”與“旅游興市”的發展戰略,我們積極做好大遺址保護與多學科研究、與旅游、與城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結合,促進桂林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轉型。桂林市人民政府堅持規劃先行,成立了“桂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領導小組”,并根據不同的遺址類型實施不同的大遺址保護策略,建設“小而精”的桂林甑皮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嶺南最大的桂林靖江王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桂林靖江王府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的形式,逐步解決資金缺口較大等瓶頸問題,把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成為造福人民、群眾擁護的惠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