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美育,是指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
如何讓美育開展得更為有效,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
記者:您如何評價近年來公眾審美素養的變化?
潘公凱:多年前,蔡元培先生就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觀點,這么多年過去了,在我國長期開展美育的努力下,公眾的審美素養有了較大的提升。從公共文化的層面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了較為先進的文化設施,這是開展美育的基本保證;從每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審美能力也有了較大提升。就以服裝的色彩為例,我們從不同年代流行的服裝顏色,就能捕捉到一條清晰的審美能力提升的軌跡。從大紅大綠的強反差,到近些年來流行的在細膩的純色中夾雜鮮艷的色彩,盡管目前流行的色彩中也會有飽滿的紅色,但是較最初的大紅色更加講究純度、色度,對比與搭配,同樣是紅色,其中蘊含的情緒和文化傾向已經大不相同,這就是審美能力提升的表現。
記者:您心目中理想的美育是怎樣的?
潘公凱:還是從感性的畫面談起。駐足巴黎街頭,你會發現,身邊走過的每個人,包括上了年紀的老人服裝搭配都很協調得體,為什么會這樣,這里就有一個美育開展的方式和過程長短的問題。審美能力的提升,不是一堂課就能解決的問題,美育既要有課程與知識的講授,更要有環境與氛圍的營造,需要耳濡目染,需要潤物無聲。當一個還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幼年階段就已經在公共美術館中上美術課,在大師經典畫作的陪伴中長大、在高雅樂曲的陪伴下長大,十年二十年之后,他自然能慢慢欣賞高層次的美、欣賞更復雜更為細膩的美。
同時,對于開展美育的定位和要求也應當有所提高,不是讓公眾看到一幅畫、一個展覽就是開展美育了,而是要強調美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要以真正提高觀眾的審美品位、審美能力為目標。美育并不是一定要培養出多少個音樂家、畫家,但是一定要切實做到幫助受教育者完成審美能力的提升。
記者:在開展美育、提升全民審美素養的過程中,以中央美術學院教師為代表的藝術家們在其中應該起到怎樣的作用?
潘公凱:中央美術學院作為一個高端的學府,在全民普及美育的過程中,做著直接與間接的工作。直接的工作是指,美院培養了大量從事藝術教學的教師;間接的工作是指,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如廣場、雕塑、展覽館、古建、壁畫的建設與修復,美院的教師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再比如,美院的許多知名學者還承擔著編寫中小學美術課本的任務,這都是間接地做著普及美育、提升公眾審美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工作。
記者:今年是美院建院95周年,正式確立了“盡精微,致廣大”的校訓,這在當下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潘公凱:“盡精微,致廣大”是中央美術學院建院初期,徐悲鴻先生從《中庸》中選取的,將其用于指導素描教學與繪畫造型。
“盡精微,致廣大”的教學理念,從育人與藝術傳播兩個方面解讀,都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從藝術創作來看,“盡精微”指藝術創作要腳踏實地,做精做細,“致廣大”指藝術創作需要有廣闊的胸懷和開闊的眼光,要有國際視野。從育人的角度分析,美院培養的人才都是最高水平的高精尖人才,要秉持學術上的最高標準,同時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也要讓學生具有兼容并蓄的能力和寬廣包容的胸懷,有弘揚民族文化的遠大抱負,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為更廣闊的文化事業作出貢獻的大志向。因此,在當下用這句話作為校訓,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