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夢的代價
讀書報:去年學者甘陽談到“通三統”,認為孔夫子的傳統、毛**的傳統、**的傳統,三個傳統是中國歷史文明的一個連續傳統,這個提法您同意嗎?還是您認為傳統根本就是斷裂的沒法接續。
陳丹青:我聽說過甘陽這篇稿子,可惜沒看到。咱不去說孔子傳統,就是前30年、后30年,的確是個整體,是個邏輯關系。但我想知道甘陽的結論是什么?如果只談改革開放30年,許多事情是談不清楚,從1949年到1979年非常重要,那30年我們打勝了朝鮮戰爭,我們跟蘇聯的關系,跟美國的關系,也是那30年調整過來,而這種調整,又跟早先國民黨統治的三十多年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簡單說,前30年我們大致變成一個強國。至少別的國家逼近你的邊境,中國再不會出現像清末民初那樣被動挨打的局面,更不會變成被殖民國家。論強國,前30年非常重要,最近這30年的課題是富國,是回到世界格局——可是除了這些話題,中國這60年還有太多別的命題,一談開,什么新左啊、自由主義啊、新權威主義啊、保守主義啊、民族主義啊,種種觀點就出來了,有分歧了。
雷天:這三個傳統的道統、治統可能能統到一塊,但是文化方面是否能通,我不知道您是怎么考慮這個問題的?30年、60年還有100年包括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是不是有斷裂?
陳丹青:五四是一次斷裂,文革是一次斷裂。但強國的意圖從來沒斷過,只是為了強國,別的事必須斷,必須付代價:譬如文化傳統,歷史記憶,它必須被犧牲掉,才能強國。我不想討論哪兒斷哪兒沒斷,我有興趣的是假如設定一個立場:100年來一切都是次要的,唯一重要的是強國,那我們最好不要隱瞞:為了強國我們付了什么代價?這個代價跟強國是什么關系?最后,這些付出的代價是否真的有助于強國?現在看來未必:你在軍事上經濟上強了,做到了,可是民族的元氣,人的素質、品質,還有整體的價值觀,從來沒有這么混亂,這么脆弱。
一百多年的強國夢,一百多年夢想擺脫屈辱,我們做到了。問題是,歷史會有報應,什么報應?就是現在全中國的人文狀況,令人擔憂。你去跟其他國家的強國過程相比,你跟日本比,跟德國比,這些國家在強國過程中處理歷史記憶,處理本土矛盾時,人家是怎么做的?這么一比,立刻看到我們和人家的巨大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