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在英國國家美術館為維梅爾畫展演奏古曲
一位游客在欣賞“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生與死”展覽中的壁畫
近年來,由于英國政府大幅削減藝術投入,導致不少藝術機構預算不足,甚至面臨被關閉的命運。6月26日公布的2015至2016財政年度預算,計劃削減115億英鎊的公共支出,并要求文化、媒體、體育部承擔其中7%的削減。在藝術機構普遍面臨資金緊縮的大環境下,一些博物館和美術館獨辟蹊徑,通過舉辦形式新穎的展覽吸引觀眾,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大英博物館:把展覽“搬”進電影院
殘缺的壁畫、燒成黑炭的桌椅、痛苦扭曲的人形……一場名為“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生與死”的展覽目前正在大英博物館火熱舉行,向觀眾展示龐貝和赫庫蘭尼姆兩座古城曾經的模樣。
公元79年8月24日,在短短24小時之內,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灣的龐貝和赫庫蘭尼姆毀于維蘇威火山大爆發。火山灰淹沒了古城,卻將遇難者的遺骸保存了起來。“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生與死”展出了200多具遇難者的遺骸和他們曾經使用過的物品,許多是首次在意大利境外展出。為了盡可能地還原災難來臨的那一刻,展廳被設計成一處處民宅,展品也都參照當時的原樣擺放。
為了讓那些不能到現場參觀的游客也能了解龐貝和赫庫蘭尼姆,大英博物館首次把展覽現場用鏡頭記錄下來,拍成影像資料《龐貝實況》,于6月18日在英國各大影院播出。影片把鏡頭對準展覽中最為特別的藏品,由策展人保羅·羅伯茨親自上陣充當解說員,為觀眾一一講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博物館的此項創意之舉大受觀眾歡迎,影片上映僅兩天就售出5萬多張票。今年夏天,《龐貝實況》還將在51個國家的1000多家電影院上映。
截至目前,“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生與死”已吸引超過28.7萬人前來參觀,比預期的總人數還多出一倍。得益于此,大英博物館也迎來了歷史上最佳收益季。照此勢頭,該展覽有望成為自1753年大英博物館開館以來最受歡迎的展覽之一,僅次于1972年的埃及法老圖坦卡門展和2007年的中國兵馬俑展。
國家美術館:邊聽音樂邊欣賞名畫
6月26日至9月8日,英國國家美術館舉辦名為“維梅爾和音樂”的展覽,讓參觀者在全新的體驗中探索荷蘭繪畫與音樂之間的關系。
17世紀是荷蘭文化藝術發展的黃金時代,約翰內斯·維梅爾是這一時期著名的荷蘭畫家。據策展人貝齊·威斯曼介紹,當時,音樂已經是荷蘭人生活的一部分。“當年,人們并不是前往音樂廳坐在臺下欣賞音樂,而是在家庭聚會或走親訪友的時候一起演奏樂器。”在這樣的背景下,音樂元素經常出現在維梅爾的畫作中。此次展出的5幅作品中,《音樂課》、《彈吉他的人》表現的都是與音樂有關的故事。
為了讓參觀者充分感受到畫作中的音樂氛圍,國家美術館特意把展廳布置成普通家庭住宅的樣子,并邀請倫敦古樂學會的音樂家們用古鋼琴、古大提琴等和以小提琴為代表的現代樂器,每周四、五、六連續3天在展廳內演奏古曲。參觀者可以一邊聆聽現場的演奏,一邊欣賞世界名畫,徜徉于繪畫與音樂交融的美妙意境中。“這樣的做法在美術展覽中很少見到。”威斯曼說,“我們希望能夠賦予畫作生命,讓參觀者走進畫中的時代,因為那時與現在是如此的不同。”
倫敦博物館:借凱特王妃火一把
隨著凱特王妃預產期的臨近,以王室寶寶為主題的各種活動也越來越多。英國倫敦博物館便以此為契機,于6月28日推出了一場名為“王室駕到”的展覽,展出一批英國王室嬰兒的“御用品”,吸引了大批王室“粉絲”。
在展廳內的主墻上,主辦方細心地將王室所有成員一一排序,方便觀眾了解成員之間的關系。在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圖像后,還特意留出一塊空地等待新成員填充。在展墻前的櫥柜內,陳列著12件被不同時期的王室新成員使用過的衣服、帽子、手套、鞋子等,它們大多是首次面向公眾展出,其中包括查爾斯一世穿過的嬰兒服、喬治三世戴過的手套、維多利亞女王小時候穿過的長袍、愛德華七世戴過的徽章等。
倫敦博物館館長蒂莫西·朗是這個創意的提出者。他說:“通過展示這些物品,我們能夠賦予有著400年歷史的王室家庭一種生活化的色彩,也能看出王室寶寶私人物品的時尚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