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漢代“鮮于璜碑”在天津武清出土40周年,由中共武清區委、武清區人民政府和天津市文聯共同主辦的“鮮于璜碑”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9月20至23日在“中國書畫之鄉” 天津市武清區體育館舉行。
武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史載于西漢初年,設泉州、雍奴二縣,至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定名武清,距今已有2117年的歷史,為天津地區最早的建制縣。公元2000年6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區。早在以漕運為主要交通方式的歷史時期,武清就借“京杭大運河”貫穿全境,北拱神京,南臨渤海,上達京兆,下連江浙之交通優勢,為武清文化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環境條件。南北文化的交流,帝王將相和文人騷客的過往、駐足,給古老的武清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積淀。其中最富盛名的,當屬1972年5月在武清區高村鄉蘭城村出土的東漢《鮮于璜碑》。
“鮮于璜碑”是中國東漢的重要碑刻。全稱為“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立于延熹八年 (165),現藏于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全碑包括碑座與碑身兩部分。碑身兩面刻文,碑陽17行,滿行35字;碑陰15行,滿行25字,總計 827字。絕大部分保存完好。碑文主要敘述鮮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歷。鮮于璜初舉上郡孝廉后,曾為度遼右部司馬、贛榆令、太尉西曹、安邊節使等,終官雁門太守,卒年81歲。碑陰銘文頌揚死者功德,并記錄了鮮于一家的世系。碑文字體結構謹嚴,渾樸蒼勁,含蓄沉著。以方筆為主,與以圓筆為代表的曹全碑等漢碑書體不同,為漢隸中方筆流派的典型代表,對古代碑刻與書法發展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為當今書壇提供了一件新的難得的漢隸范本。據考:鮮于璜碑是建國以來發現的最完整、藝術水準極高的東漢石刻,是漢碑中的珍品。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出土的最為完整的漢碑,且字跡清晰、字數最多,字體方正蒼勁,是方筆漢碑的代表作,對于研究我國歷史文化發展與書法藝術脈絡傳承,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出土后曾震驚海內外。此次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便以世人矚目的《鮮于璜碑》為主題命名。
長期以來,武清區委、區政府對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書畫藝術高度重視,激發了武清人對書法藝術的學習與追求,始終保持區域內強烈的書畫藝術氛圍,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書畫之鄉”的榮譽稱號。特別是武清籍已故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以及現今活躍在中國書壇的武清籍著名書法家孫伯翔、王澎、趙伯光、石憲章、李洪海等,不僅對家鄉書法藝術發展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熱情支持,而且于2001年在武清組建了“大運河書畫院”,匯集了我國運河沿線七省市400余名書畫藝術名家,促進了武清書法藝術的交流與發展,在海內外產生很大影響。特別是近年來,全區書法藝術培訓學習、研討交流,已逐步形成體系,從青少年到中老年三萬余人加入書法研習隊伍,600余人成為各級書畫協會會員,其中何俊田、賈玉山、李華筠等數十人成為國家級會員,數百幅作品相繼在省市級以上大展中參展獲獎。許多作品還被海內外藝術館及有關單位珍藏留存。
此展展出全國129位著名書法家作品。既有中國書協主席張海,駐會副主席趙長青,副主席王家新、申萬勝、吳東民、吳善璋、何奇耶徒、言恭達、張業法、張改琴、陳振濂、胡抗美、聶成文,秘書長陳洪武,以及數十位中國書協理事的藝術精品;也有武清籍當代書壇大家孫伯翔,天津名家唐云來、畢開文、孫寶發、王全聚、張建會、李鋒、李澤潤、況瑞峰、顧志新、喻建十、霍然、邵佩英、冉繁英,以及武清籍書法名家趙伯光、何俊田、賈玉山、門玉華等人的書法力作。作品楷、草、隸、篆兼而有之,其特點鮮明、風格各異,或俊秀挺拔、或蒼勁古樸、或飄逸瀟灑,件件作品均堪稱精品。
開幕式上,來自各地的百位書法家共同創作了多種書體的百米書法長卷。
舉辦這次大展,對于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武清對外文化交流,推動區域書法藝術發展,進一步搞好書畫之鄉建擴大武清海內外的影響力,促進武清經濟、社會、文化事業更好更快發展,建設京津之間最具實力和競爭力強區,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圖文/ 蘇清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