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機制的缺失
對博物館而言,藏品永遠是最重要的硬件條件,而一座博物館的建立,往往離不開私人捐贈的支持。但近些年,總體來說,公立博物館的私人捐贈卻與日俱減。廣東省博物館幾年前建新館,用五年時間征集文物,愿意捐贈文物的藏家卻“屈指可數”。
另一方面,私人捐贈是建立在“博物館是文物最好歸宿”的基礎上,但不斷發生的博物館文物被毀或丟失事件,也讓一些藏家心存隱憂。而由于國內捐贈制度的缺失,也會出現藏家想要捐贈卻無處可捐的尷尬情況。
在分析捐贈減少的原因時,郭青生表示:“首先,現在社會上流散文物的確不如解放初期那么多了,很多重要文物已經進了博物館或被財力雄厚的藏家收藏。其次,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文物的經濟價值,也不太愛捐了,我們也能理解。捐給博物館,博物館最多給獎金,但他捐的文物可能能買好幾套房。第三,博物館自身信譽度高才行,上博近兩年來接受了好幾筆海外捐贈的文物,有國外藏家去世后表示想把文物捐給祖國,那他的子孫就要回國考察,看哪一個博物館能善待這些文物。不同博物館接收到的文物數量,相差是很懸殊的。”
事實上,私人捐贈是博物館藏品最主要的來源。而對于捐贈者的獎勵,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往往是通過制度來保證。譬如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登錄保存處施佩瑩曾介紹,除南遷文物外,臺北故宮博物院相當數量的藏品來自受贈,臺灣法律中規定,捐贈者和機構會獲得減免稅捐的優惠,但博物館不會再給予捐贈者任何物質上的回饋。德國則規定:對用于公益目的的捐贈,在全部收入的5%以下或是年營業額的2%以下,可作免稅額扣除。
此外,除了藏品捐贈,一些地方的博物館還能得到資金支持。很多國家的企業和個人都有贊助博物館的傳統。“中國的慈善家很少有資助博物館的,但西方國家的慈善家可能馬上就想到做博物館,這是文化問題。西方國家有文化基金會,也有企業贊助,在稅收里也有一些贊助。比方說企業贊助了博物館之后,贊助金可以抵消一部分稅收。”郭青生說。“應該說,博物館尚未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和關注,中國缺少博物館文化。”白麗華館長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