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不把攝影視為“死敵”,但又認為“攝影首先根本就不是一種藝術形式?!倍ǖ氯R爾則認為,攝影是繪畫的‘死敵’;就在這個歷史當口,本雅明在他的《攝影小史》(1931年)中評價一幅卡夫卡童年肖像照片提到:
這張影像,帶著無限的哀愁,與早期像片恰成對比;早期照片中的人物并未像這名小男孩一般顯得如此孤單伶仃,棄絕于世。早期的人像有一道“靈光”(Aura)環繞著他們,入一種靈媒物,潛入他們的眼神中,使他們有充實與安定港。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提到:“靈光”就是時空的奇異糾纏: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雖遠,猶如近在眼前。本雅明對“靈光”的描述非常復雜。無論怎樣,靈光沒有消失,只要有原作存在或原作被展示時,靈光就會回來,而在這個“靈光”不死的過程中,美術館、博物館起到了關鍵作用。
路德·范·安佩爾 世界 西霸彩色照片 2008
通過對西方攝影史的了解,不難發現,攝影術發明的時代,恰好是在西方現代藝術(Modern Art)的萌芽階段。自現代藝術以來,攝影一直與西方各個藝術流派發生關系;作為一種藝術類型,攝影始終具有其藝術的“合法性”。但是,除了“攝影作為藝術”之外,攝影自身還一直存在著“藝術作為攝影”(或藝術以攝影形式呈現)的狀態。
艾略特·厄維特 夢露 明膠銀鹽照片 1956
近期將在在全國巡回展出的“原作100:美國攝影收藏家靳宏偉藏二十世紀西方攝影大師作品中國巡回展”展品的數量在一百張左右,希望能給公眾打開欣賞和認識西方攝影傳統的新視野。在看到西方攝影大師的照片原作,直接感受原作的魅力的同時,中國當代攝影創作和教育中攝影原作認同的缺失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展覽的舉辦會而推動美術館、博物館在攝影收藏、研究、展示、推廣和公共教育等方面所應起到的功能。
艾略特·波特 風景 染料轉染彩色照片 1975
奧古斯特·桑德 畫師 明膠銀鹽照片 1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