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宋進入十二世紀的南宋,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畫家當是郭熙,他的《早春圖》被視為現存唯一能在雄偉氣勢上,和范寬并駕齊驅的作品。他同樣被視為李成山水的繼承人,并寫下了中國重要的山水畫論《林泉高致》。
在這本由他兒子郭思記載的畫論中,他提出中國山水畫的“三遠法”(高遠、深遠、平遠),從水邊仰望遠方高峰,巍巍峨峨的“高遠”;從前山窺望后山,茫茫無限的“深遠”;從近山望遠山,沖淡縹緲的“平遠”,三遠交錯,形成了氣勢雄偉的深遠意境。
高居瀚在《中國繪畫史》這樣描述了郭熙的繪畫態度。郭熙認為:“山水畫的價值在于能使觀者真有親屆山川之感。他說真正愛好荒野的人常受塵囂的束縛而不能有泉石嘯傲之樂,但可以通過看回去經歷想象中的旅行。畫家要畫這樣的山水,就必須去親近山,觀察風雨明晦、四時朝暮的各種面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天蒼翠而如滴,秋天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這些特征只有敏感而技巧熟練的畫家方能捕捉。他說:‘看此畫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畫之景外意也?!?。
對此,郭熙對中國山水畫家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觀察自然,如何提高自身修養,以及山水畫的標準,他認為山水畫要畫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還要有“景外之意”,“意外之妙”等等。他自己的山水畫也十分強調精確地表現山水在不同地理環境和氣候、時間條件下的真實面貌。
郭熙在宋神宗時期曾為御畫院藝學和翰林待詔直長,極受皇帝和士大夫們的贊譽。當時宮中收藏和懸掛著大量郭熙的作品,蘇軾、黃庭堅等曾寫下“玉堂晝掩春日閑,中有郭熙畫春山”、“玉堂臥對郭熙畫,發興已在青杯間”的詩句,記錄郭熙在當時受到的熱愛。
第二幅畫:郭熙《早春圖》 宋 郭熙 絹本淡設色
和觀看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不同,在那幅畫中,我們感受到的是終南山的肅穆與雄偉,而郭熙的《早春圖》卻帶來了一派極具動感、生機勃勃的群山。熙熙攘攘,左旋右轉的山頭相呼顧盼,前仰后俯。山中奇峰怪石,枯木成林,重重疊疊,連成一片。山巒上的樹木有主有賓,或疏或密,或直或欹。一道清泉從巖縫中飛流直下,一波三疊。亭臺樓閣,顯隱藏露。春雪已消,冬去春來,在寒冬留下的枯寂中,孕育著早春的活力。
在構圖上,郭熙充分運用了他的三遠法:遠景峰巒婉轉,逶迤連綿,中景和近景,奇峰怪石,作為郭熙特征的“鬼面石”、“亂云皴”都可在圖中見到。
《宣和畫譜》中說:“(郭熙)至攄發胸臆,則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巖岫嶙絕,峰巒秀起,云煙變天奄靄之間,千態萬狀?!薄对绱簣D》正是這種風格的代表?!对绱簣D》畫幅左側有作者用工整的楷書題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筆。”下有“郭熙筆”長方印一方。鈴蓋作者印章,這在北宋畫中不多見的。這幅畫曾被人分作二幅,后又接起。
名作鑒賞
宋代的山水畫,各派紛呈。北宋前期的李成和范寬堪稱一代大家。中期的郭熙獨步于山水畫壇。北宋后期,米芾父子創造“米氏云山”,對水墨山水貢獻尤大。南宋初期,被譽為南宋四家的李唐、劉松年、馬遠和夏珪執牛耳。同時,青綠山水也盛極一時,北宋有王希孟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此外,活躍在這一時期的王詵等對宋代山水畫的繁榮和發展,也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米友仁《瀟湘奇觀圖》
米友仁,人稱“米敷文”。是米芾的長子,受其父教育,從小能書善畫,十九歲即以《楚山清曉圖》受到宋徽宗的賞識,南渡后繼續為宋高宗所禮遇。今天,父親米芾的作品如今已經無處可尋,我們還能在兒子米友仁的作品《瀟湘奇觀圖》看“米氏山水”的特色。《松煙畫憶》中描述“米家煙樹山巒,仍是細花,層次分明,然后以大闊點點之”。在這幅畫中,米友仁描寫一幅多雨迷蒙、變幻無常的江南景色。用淡墨渲染云煙,顯得迷蒙無際。米氏父子崇尚“平淡天真”,追求筆墨情趣,對元明以來文人畫有很大影響。
夏圭《溪山清遠圖》
夏圭在《溪山清遠圖》的構圖上開創了以少勝多、空靈深遠的格局,把繁雜的景物加以概括,以精致的筆墨表現無盡的詩意。這種畫風往往讓人想到了南宋的“半壁江山”,為此他被稱為夏半邊。陸完為夏圭的山水畫題款云:“中原殷富百不寫,良工豈是無心者,恐將長物觸君懷,恰宜剩水殘山也。” 《溪山清遠圖》全卷以水墨繪出。樸素清逸,皴法全用斧劈,筆法蒼老,勁利方硬,表現出一種幽淡、清靜、冷寂的意趣。夏圭是錢塘(今杭州)人。南宋寧宗朝畫院待詔,賜金帶。他善用禿筆帶水作大斧劈皴,稱為“拖泥帶水皴”。夏圭的畫與馬遠風格基本相似,文征明評為夏畫“趣勝”馬畫“意深”,但他們都是水墨蒼勁一路,畫史上并稱為“馬、夏”。
馬遠《踏歌圖》
踏歌,是我國古代民間的一種娛樂形式,即用足踏蹬而作歌。在宋代頗為流行,宋代詩人曾多次在詩中描述踏歌的歡樂場面:“人影漸稀花露冷,踏歌聲渡曉云邊”、“貼貼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錦相牽;都城半掩人爭路,猶有胡琴落后船”。《踏歌圖》是馬遠的代表作,在構圖上,改變了五代、北宋以來的全景式構圖形式,采用了邊角式構圖方法,精心地表現了峻峭的石峰、挺拔姿秀的松柏,蜿蜒曲伸的小徑,構成了一幅簡潔明朗的圖景。馬遠生于繪畫世家,祖父、父親、伯父都是高宗時畫院畫家。他的山水畫下筆嚴整,喜歡用濃墨和焦墨畫樹木山石,蒼潤而有神,景色秀麗而雄偉,把自然界復雜的景物,概括提煉,以少勝多,以簡勝繁。采用邊角式形式,或峭峰直上不見頂,或絕壁直下不顯腳,或近山參天,或遠山無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