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丹麥、蘇格蘭、俄羅斯的嘉賓出席開幕式
2014年11月20日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和北京時代美術館聯合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丹麥國家歷史博物館為合作單位舉辦的“首屆 恭王府?時代 肖像藝術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37層開幕。
展覽現場
開幕式當天展出了104位藝術家以“肖像進行時!——中國當代城市生活”為主題創作的油畫、水墨、雕塑等作品100余件。主辦單位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孫旭光主任,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先生,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先生、國家歷史博物館館長麥特?斯庫歌德(Mette Skougaard)女士、蘇格蘭國家肖像畫廊館長克里斯多夫?貝克(Christopher Baker)先生、俄羅斯圣彼得堡基金會主席米哈伊?奧欽尼科夫(Mikhail Ovchinnikov)先生、北京時代美術館館長王藝先生分別在開幕式上作了致辭。
展覽現場
肖像的獨特意義在于它之于藝術學、圖像學和社會學領域都具有研究和探討的價值。在任何歷史語境中,它都不具備形式上的純粹性,而是某種精神和時代的象征。尤其在當下的社會語境里,傳統景觀和生活方式的缺失,后現代城市以及新型都市文化的興起,人口的大規模遷移,人們在試圖適應的同時,也產生了種種對于自我身份的困惑。人與城市,人與自然之間日益激化的對立,促使當下的藝術家們不斷研究人與社會的隱秘關系。任何藝術的回歸也重要的還是人性的回歸,肖像是人們最直接的文化記憶方式,其本身所蘊含的藝術價值更有別于其他藝術作品,它承載創作者和肖像原型兩個世界的精神疊加。 既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自然產物,也是人們對重要歷史節點的一種主觀闡釋,更是一種以人為中心或出發點的歷史觀。
展覽現場
“首屆 恭王府?時代 肖像藝術展”,以“肖像進行時!——中國當代城市生活”為創作主題,旨在倡導時代人文精神,塑造中國當代國民形象,發掘肖像的新觀念和新語言,從而使得肖像用以載道的社會功能和藝術對生活的愉悅功能得到兼顧,這是歷史的傳承,也寓有今日的再造。
展覽現場
經“首屆 恭王府?時代 肖像藝術展”國際評委遴選出的作品,將由丹麥國家歷史博物館邀請藝術家參加第五屆“J.C.雅各布森獎”肖像大賽的評選及展覽。主辦方希望喚起藝術家對肖像這一獨立題材的創作激情,使肖像審美得到新的突破,從而產生屬于這個時代的肖像作品;也希望將中國優秀的肖像藝術作品,引領至世界藝術的舞臺。元開放的空間,提供更多關于藝術語言的討論。
展覽現場
展覽開幕第二日(2014年11月21日)下午14點“中歐肖像藝術論壇”在北京時代美術館成功舉行,論壇上丹麥國家歷史博物館館長麥特?斯庫歌德(Mette Skougaard)女士為在場嘉賓介紹了丹麥國家歷史博物館豐富的肖像畫收藏;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孫旭光先生圍繞“恭王府的肖像歷史觀”這一主題,闡述了恭王府收藏的歷史脈絡;蘇格蘭國家肖像畫廊館長克里斯多夫?貝克(Christopher Baker)先生向在場的嘉賓和觀眾介紹了蘇格蘭國家肖像畫廊的肖像畫藏品,展示了16世紀以來蘇格蘭的肖像畫史;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先生在發言中結合了自身的創作體驗,解析中國當代水墨人物畫創作現狀,并表達了個人的創作思考和關注;丹麥《政治家報》藝術評論家卡特里內?羅斯(Katrine Ross)女士從三個角度“公共人物肖像”、“自畫像”、“轉型的作品”對肖像畫的演變進行了分類,并對肖像畫在未來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忻東旺先生的夫人張宏芳女士為在場的嘉賓介紹了忻東旺先生的藝術創作上的思考與感悟;俄羅斯圣彼得堡“時代之環(Link of Times)”基金會主席米哈?奧欽尼科夫(Mikhail Ovchinnikov)先生的發言集中闡述了20世紀后半期俄羅斯肖像藝術的發展變化。本次論壇中、歐嘉賓的主題發言展示了當下對于肖像畫發展的思考與探索。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