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中國當代“前衛”藝術市場的“張曉剛年”:從3月30日紐約蘇富比春拍中《血緣:同志第120號》拍至98萬美元,到11月2日香港佳士得秋拍上《天安門》拍至1800萬港元,期間上拍的41件作品中,超過百萬人民幣的29件。然而,作為1992年“廣州中國藝術雙年展”推向市場的“前衛”藝術樣式,張曉剛的“波普畫風”依然飽受“翻版說”的困擾。在市場的熱捧和批評的冷嘲之際,檢視其“翻.和其“版”,顯然很有必要。
“拿來”——從“技”到“藝”的有益選擇
張曉剛被藝術市場廣為關注的“大家庭系列”,遭遇到最強烈的指責是翻“西方現代藝術”之“版”。
毋庸諱言,張曉剛的“政治波普”樣式,確實借助了來自美國的“波普”。1985年美國波普藝術家勞申柏舉辦北京個展后,國內的波普風氣大盛,張曉剛許多創作中具有的“波普”特征就在其影響之列。然而,以當代藝術的對抗姿態出現的中國“波普”,處于特定的中國文化“語境”之中,它所采用的“現成品”概念,與以商業文化和大眾文化為基礎的美國“波普”原型相去甚遠。
作為源頭的美國“波普藝術”,在樣式上突破了現代主義的規范,直接開掘大眾文化的圖像資源,以具象的形式直接表達藝術家對社會和現實的評價,其“現成品”的意義在于直觀反映現代商業和傳媒中的視覺經驗。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藝術家從西方“拿來”的眾多文化觀念和文化元素,具有更多的“前衛”意義和批判色彩,其價值在于從語言上徹底推翻“革命的”偽現實主義。中國藝術家在初讀勞申柏的時候,并沒有讀出消費文化,而是單純借用了其“直接搬用”現成品的形式外殼。“波普藝術’現成品觀念的沖擊,使中國藝術家們第一次走出架上繪畫,認識到繪畫以外的語言方式。
1985年,“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上,獲得一等獎的張俊的《1976年4月5日》直接采用現成照片。但稍后,表層的西方“波普”技術也被進行了偷換,大多數中國“波普”畫家所采用的學院派油畫和版畫技法,與美國波普的大型絲網版畫印制大相徑庭。1992年“廣州中國藝術雙年展”上,張曉剛的雙聯華《創世紀》就是油畫和波普的結合,畫面背景中一排陳舊的黑白照片實際是油材料手繪仿制的。這里,畫家只是有效地吸取了“波普藝術”的反叛性內核,“搬用”歷史照片的目的,在于用政治符號傳達強烈的批判意識和歷史責任感,反映當代生活與歷史、文化的關聯。作為,“85美術新潮”主體的美術院校畢業生們,對非理性的“波普’原型有意誤讀后,利用寫實技巧,便捷地轉向了理性的超現實主義。
西方藝術觀念和形態反映著西方工業化時期的意識形態,不可能直接“翻版”到中國的現實和文化之中,其意義是為中國當代社會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雖然在藝術語言上張曉剛的“波普”并無太多的原創意義,但由于中國“前衛”藝術的根本出發點是主張人性的、真實的現實主義,肩負“社會——文化批判”和“語言批判”的雙重任務。所以,作為“85美術運動”的主將之一,其所代表的“政治波普”在對抗傳統文化、審視人生處境中具有的進步意義不可否認。與歷史上無數次借鑒異域文明一樣,張曉剛諸多作品中保留的美國波普“現成品復制”觀念,是把西方現代手法“拿來”到本土的歷史情境中,在強調藝術對現實的干預和批判功能的同時,加重藝術語言的歷史感與容量感,完成了從“技”到“藝”的轉化。這種“中國式波普”在社會學意義和藝術史意義上的創造,顯然要比單純的形式創新更高一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