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我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參加了“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美術批評論壇”。該會名為批評論壇,實為對30年美術期刊發展變化的探討。在會上,不少專家都將新出雜志現象視為目前美術傳媒的一種“亂相”。我想,這可能還是由于身處正統雜志,對市場上突然冒出的游擊隊搶占市場、不按既定規則出牌的反感。
之所以談到這個問題,就是因為正規軍感受到來自“游擊隊們”的沖擊。
沖擊在哪里?
首先是觀念上。在當今眾多學術雜志皆為印數下滑煩惱不已,在那句俗話“要想讓誰破產,就讓他去辦雜志”已經被眾人認同的大背景下,竟然有人逆潮流而上,投資賠本的買賣,而且居然有些雜志可以生存并在經濟上小有斬獲,不免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一邊是國有企業,曾不為吃穿發愁,如今也大喊“狼來了”;另一邊是民營企業,一切從市場出發,適者生存,蛋糕大了,爭食者自然多起來。
其次是稿源上,人們在新出媒體上也時常可以看到美術界大腕的訪談、著名批評家的大塊文章,因為新出媒體更少正規軍所受的限制,可以暢言,甚至語出驚人、嘩眾取寵都無礙,只要能夠吸引讀者眼球。于是資源爭奪在所難免。
其實,當代美術一線資源“僧多粥少”的現象已不鮮見,比如大型展覽對知名大腕藝術家參展的爭奪,特別是幾個展覽集中在一個時段開展時,常常可以同時看到一個大腕藝術家在不同的展覽上有作品出現,于是要么花開幾朵、各表一枝,要么友情出演,灑毛毛雨,這都是大型展覽過頻過于集中的緣故。一個嚴肅的藝術家的作品要經過相當深入的思考和制作,很難想象,具有強度和深度的大作品能夠在跑場子過程中完整呈現。可以復數制作的藝術家尚且如此,面對問題需要深入思考和閱讀的批評家,其理論、其文章本身就具有唯一性特點,很難數箭齊發,一線二線的批評家、理論家資源就那么多,搶奪稿源的暗戰一多,顯然正規軍也不能置身其外。
再有是模式上,以往傳統當代美術雜志大抵分藝術新聞、理論探討、爭鳴、畫家介紹、藝術市場等板塊和欄目,即使有些面對更大眾的刊物如上海的《藝術世界》等,也基本上是中規中矩、活躍不失典雅。但新出媒體就沒那么多定制,像更為時尚的《Hi藝術》以眼花繚亂的信息量、版面的活潑跳躍取勝;《非藝術》簡直像畫家自印的畫冊,隨心所欲,了無羈絆。這樣的雜志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而且有的據說還發行量可觀。包括雙語的(《藝術出口》)、非盈利的(《批評家》)也相繼出現。雜志存在模式的多樣化現在可謂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狀態。
真正的挑戰來自何處?
2008年新出雜志現象盡管對正規軍形成了一定的沖擊,但并沒有形成根本的挑戰,因為大家都是在平面媒體上尋求變法和出路。如果說對傳統平面美術媒體有真正挑戰者,那只能是網絡媒體。
其一,迅捷性。當代社會是一個追求效率的社會,人們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里知道外面發生的重要事件。思考一下雜志媒體的板塊構成,主要不外乎新聞報道追蹤、藝術家作品介紹、理論爭鳴幾大塊。無論月刊還是半月刊,皆意在追求時間效率的即時性,恰恰在這一點上,網絡有其無可比擬的優勢,它可以在幾個工作日內推出一個大型展覽報道,且可以隨意擴充填加內容并附以相關鏈接,這些都是紙質平面媒體很難辦到的。我們不妨參考一下現如今報紙與門戶網站的關系。迅捷性還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報刊對他們一貫的忌諱——文章的一稿兩投現象,更加難以控制。搞平面媒體的人可能都會有這種體會:你苦心約來的重要文章,當你雜志還未出版時,這文章已經掛在網上了。究其原因,除一些人有意一稿多投外,還有些是作者在文章交付雜志后,等待不及而將文章交給了網絡或掛上個人博客。
其二,交互性。交互性當然更是網絡的長項。雜志上的文章往往要經過幾道手續才能與讀者見面,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磨掉的是銳氣,可能阻擋的是微人微言,雜志天生的貴族性是交互性展開的一道屏障。而網絡則更顯平民性,即時的參與表態正是網絡的點擊率所需要的,何況還有留言板可供參與。當然網絡更適合的是你來我往的爭論,沒有束縛的好處是童言無忌,老少無欺,最大限度地實現言論自由;而缺點也是將導致你來我往,火上澆油,情緒化甚至市井化。相比之下,雜志的互動性遜色太多,而參與性與平民性這些后現代社會的屬性天生適合網絡媒體。
這樣說來,平面媒體前途豈不是極為悲觀,前景暗淡?從社會發展趨勢和數字技術的發展速度來看,的確如此。報紙以及書籍在電子時代的命運也預示了美術平面媒體的命運。
當然,報紙和書籍不會消失,人類幾千年來與紙質媒體共處而形成的親近感與完成感,目前還不是電子媒體所能取代的。那么平面紙質媒體在不具有迅捷性與交互性的前提下,如何在電子媒體網絡的強勢下獲得生存空間呢?細想下來,平面紙質媒體所擁有的優勢除了情感上的維系外,還應當在權威性、可收藏性上下功夫,那可是網絡媒體的短項。具體落實到我們美術刊物的思路上,就是加強雜志的學術性,學術是值得收藏的,學術性必然具有經典性。當然,時尚類雜志是另一說了。
審視新出媒體的現象,盡管“游擊隊”對“正規軍”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還遠未到談虎色變的地步,充其量是很多方面前者給后者“上了一課”,再一次提醒吃這碗飯的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然“新出”一族也未必都陽光燦爛,更何況在當今經濟危機逐步蔓延到文化藝術領域時,很多變數在等待著他們,成功者弄潮做大完全可能,失敗者銷聲匿跡只留下些許浪花。市場永遠不同情弱者,天若有情天亦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