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季的佳士得中國古代書畫拍場上將為藏家們呈獻多幅明朝著名書法家的精彩作品,包括王鐸的水墨花綾本《行書臨王筠帖》(見右圖,估價:港元1,200,000–1,500,000/美元154,800–193,500);著名學者倪元璐的水墨絹本《草書 》(估價:港元800,000–1,000,000/美元103,200–129,000)以及黃道周的水墨絹本《草書》(估價:港元600,000–800,000/美元77,400–103,200)。
王鐸,字覺斯,世稱“王孟津”,有“神筆王鐸”之譽,明末清初時的著名書法家。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其書法筆力雄健,長于布白,楷、行、隸、草,無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鐘繇、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等各家,學米芾有亂真之譽,展現出其堅實的“學古”功底,學古且能自出胸臆。
在我國書法史上,王鐸取法高古,與拘謹乏趣、滑弱無力的書風相抗衡,大膽創新,開創一代書風。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他超邁雄奇的行草書。在此幅水墨花綾本《行書臨王筠帖》中,其行草書恣肆狂野,揮灑自如,用筆沉著痛快,縱橫跌宕,自然出奇,表現了撼人心魄的雄渾氣勢,極富感染力。同時,王鐸在筆墨上的創新也可在該作中略見一斑,其筆下線條遒勁蒼老,含蓄多變,于不經意的飛騰跳擲中表現出特殊個性,形成一種強烈的節奏。王鐸的書法對中國書法后來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甚至也波及到海外書壇,特別給東瀛書法影響頗深,相信此幅行書佳作定將吸引眾藏家們的熱切追捧。
“明末清初”是一個紛亂雜言而又曲折萬端的時代,由于受到改朝換代的天崩地解所帶來劇烈的心理震撼,以及當時學術文化的變遷,激發了一些人的文化關懷與藝術潛能。此季的中國古代書畫拍場上將為藏家帶來明末的最后二位齊名書法大家黃道周和倪元璐的作品。在晚明書壇,倪元璐和黃道周都是剛直節義之士,書法亦奇倔俊爽,個性極其鮮明。首先,結構安排上欹斜交錯,險峻恣肆,多姿而奇偉。其次,在運鋒的流轉、頓挫中融入了更多的沉郁和澀拙之筆。點畫亦支離而詭異,頗具風骨凌厲之氣勢,風格獨標。從倪元璐和黃道周的這兩件《草書》書法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超逸不凡,書風險仄奇絕、奇郁蒼渾,點畫行跡透視了其氣節。如此珍罕重要的草書真跡,想必定能得到識者的珍愛。
藍瑛(1584–1664后)
藍瑛,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畫家之一,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師畫家沈周,落筆秀潤,臨摹唐、宋、元諸家,師黃公望尤為致力。韓昴在《圖繪寶鑒續纂》中說他:“畫從黃子久(黃公望),入門而醒悟。”中年自立門庭,上窺晉、唐、兩宋,遍摹元代諸家筆法,集取優長,由此入門,始能各極變化。晚年筆力蓊蒼勁,氣象峻 ,有人許其與文征明、沈周并重。
藍瑛的繪畫用筆有頓挫,以疏秀蒼勁取勝,尤善寫秋景。今年的香港佳士得【中國古代書畫】秋拍拍場將推出藍瑛的設色絹本《云壑清聲》(見左圖,估價:港元800,000–1,000,000/美元103,200–129,000)。該畫作設色清雅,水墨小青綠淡著色山水,點染別致,整幅畫面氣力深厚,筆墨含蓄雋雅,構圖奇偉、落筆縱橫。畫面中飛瀑響泉、老樹蒼山;勁松常青,高士觀瀑聽泉,一派怡然自樂之態。此畫雖于題款上稱“則趙榮祿畫法”,實則所畫均充滿自己的面目與風格;雖力追古法,但能融會貫通,自成風范,實屬不容錯過的一幅藍瑛佳構。
華喦(1682-17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