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描述3:曉晨計算回程時間;對使用者分析1: 使用者希望了解全路程所需的時間,特別是長途或有換乘時;設計建議可以是:可以提供服務,計算起止點需要化多少時間;對使用者分析2: 使用者希望了解車到站的準確時間;設計建議可以是:在日本每班車到每個站都十分精確,乘客可以算出精確的時間;
行為描述4:曉晨以往都是原路返回,不知道可以乘4號線也能回去;對使用者分析:使用者在不熟悉的路線上,會自然地按照去時的走法返回,其實,這并不一定是最優的;設計建議可以是:可以提供服務,起點到目的地有哪幾種不同的走法;
行為描述5:曉晨錯過車,站臺上人不多,她又有空,才去看站牌;對使用者分析:在人多的時候或者車馬上就進站時,使用者可能不會去看路線牌,這樣就會錯失許多有用的信息,因為它們遠離上車口;設計建議可以是:在站臺候車口上方設立路線牌或信息屏;
行為描述6:曉晨在車廂里找到路線牌;對使用者分析: 使用者在乘坐的各個環節都可能需要了解路線信息;設計建議可以是:在各種不同地點和時間提供路線信息,也可以提供可以隨身攜帶的信息,如香港地鐵就到處提供免費地圖;
行為描述7:曉晨在車上睡著了,錯過站;對使用者分析:熟悉地鐵的使用者經常會在車上睡著;設計建議可以是:如果有一種無線服務,預設好下車的站名,快到站了接到信息,會發聲或震動提醒主人,比如裝在手機上就不錯,當然相信那些天天乘的人一定會買,還有老人和盲人;
行為描述8:曉晨需要在“上海體育館站”下車,卻在“上海體育館場”下來;對使用者分析: 公交車站的站名設計應注意不要引起混淆;設計建議可以是:還能有啥辦法?只好改名字嘍!所以說,好的設計,可能是作在設計之外,可以廣泛涉及包括管理、經營、政策、文化等各個方面。這時,設計才是將設計對象當作為一個系統來看,也才可能系統地解決使用者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