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寫生用具的繁簡,固可因各人的好尚而自由取舍;但也略有分別,喜用最繁或最簡的寫生用具的,大概屬于老練的專門畫家。普通的學生及學畫的人,宜取繁簡適中的設備。因為老畫家經驗豐富,眼力正確,其取景作畫,總是成功的。用具完備,則揮毫自由;用具極簡,亦不感局促,而無失敗之慮。若初學者,則因其對于自然的美感及對于繪畫的興味均未深切,故用具太繁則易感擔負的疲倦,用具太簡,則手頭局促而易遭失敗。一畫箱及一三腳凳,為最適宜之野外寫生用具。如欲再簡,則三腳凳可省,而畫箱則必需。因無三腳凳,可坐草地上,遇有石,可坐石上,若不用畫箱而以左手持顏料匣與sketeh book,則時間過久,左腕易倦,而畫面遂動搖不定,畫興因此就減殺了。
初學野外寫生的人,往往有敗興而歸的事。這有種種原因,有的人希望滿載而歸,恰逢無景可寫,或雖寫而一無所成,掃興而歸。有的人無意于野外寫生,為別人所被動,或為團體所牽制,而勉強出門,結果冤枉費去了些紙張顏料,悵然而歸。因為出門寫生,不比出門經商,不可要求其滿載而歸。寫生須當作散步看。當風清日麗之時,散步于春郊秋野之中,為自然之美所誘,而胸中發生無限的感興。觀賞不足而贊嘆之,贊嘆不足而描寫之,寫生就成為欲罷不能的樂事了。所成就的作品,不過為其自然的結果,或可說是副產物而已。野外寫生的目的,豈全在于一幅圖畫?畫興不至,盡可漫步郊野之中,觀賞自然界的微妙的形狀與豐富的色彩。雖然不曾帶回一張圖畫,但比勉強作畫有意義得多。希望滿載而歸的人,其心必斤斤于計較畫幅,勉強取景,勉強描寫,其畫雖多無益。為團體所牽制而附和加入野外寫生的隊中,更屬無謂。學校的圖畫課中的野外寫生,頗多此種情形。同級生三四十人,背了畫具,排了隊伍,由圖畫先生率領到野外去寫生,是最滑稽的現狀。因為圖畫不比別的功課,須設法誘導其美感,然后使之動筆,卻不可強迫其工作。這三四十人中,不見得個個人能作風景寫生,不見得個個有興味于風景寫生。圖畫先生將兵一般地押他們到野外,強迫個個人描寫風景,就有大半的人描了牽強應酬的畫,而來繳卷了。在每班人數眾多的學校里教圖畫,原是一件最困難的事。圖畫鐘點又少,先生時間又忙,當然不能個別指導。而合班教授,難處甚多:在教室中練習靜物寫生,布置模型時不能使全班人個個看得到良好的位置,赴野外描寫風景,則程度參差,隊伍龐大,教師指導更難周到,一定有大部的人敗興而歸。
但風景寫生上的要事,畢竟是畫法上的問題。初學風景寫生,其畫法上最易犯的弊害,約有下列三端。
第一種,是顧小失大的誤謬。野外風景,范圍廣大,物類繁多,不像圖畫教室的布置簡單而清楚。初學風景畫的人,對著這繁復的自然界,茫然不暇應接,注意了一小部分,便忘卻了全體,其畫就會主客不分,散漫無章。我們欲寫復雜的自然景色,須從大處著眼,觀察全體的大調子與大輪廓,由大體而漸及于各小部。描寫各小部之時,亦須時時顧到這一小部對于全體的關系,筆法之繁簡,色彩之濃淡,務須與全體相稱,勿使有喧賓奪主之弊。例如在畫的邊上或角上不可有觸目的形狀或色彩,否則觀者的目光就被牽向外方,而畫畫的勢力不能集中了。如果實景中確有特別觸目的形狀或色彩,而恰好位于畫內邊上或角上。我們應該加以刪改,不可像攝影一般地照樣寫出。“刪改”,是風景寫生中最困難的一事。自然原是盡善盡美,不容人的手來刪改的。但你坐在一處地方而眺望眼前的各自然物,各自然物的位置決不能依照你的意見而排列或增減,于是就有畫家的“刪改自然”的必要。例如有一座橋,兩個人正在走橋。你要描人的時候,他們正好一個走在橋的東堍,一個走在橋的西堍。這時候你必須改變他們的位置,因為在一座橋的兩端各描一個行人,布置很不妥當,畫面的勢力就散漫而不能集中,全體風景的美就破壞了。又如橋和背后的樹林的筆致都很粗略,而橋上的人物描得特別細致,連眉眼衣紋都分明,這人物便與全體景物不能調和,而風景美就破壞了。故風景寫生,須以全體的集中與調和為主眼,不可注意于小部分。欲求全體的集中與調和,有時得刪改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