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鑒定存在歷史斷代
在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著名文物鑒定專家趙榆看來,文物鑒定目前除了科技鑒定沒有跟上之外,經驗鑒定亦存在歷史斷代。
“1949年之后文物市場沒有了,鑒定專家只能在文物市場里培養,沒有市場就沒有課堂。老一代的鑒定家在市場中鍛煉,解放之后進入文博單位,所以現在的博物館陳列,特別是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各個門類的物品都是標準件。因為它們是被鑒定領域里公認的權威所鑒定的。”趙榆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趙榆舉例,瓷器類,新中國成立初期故宮博物院用的是著名瓷器鑒定家孫瀛洲和他的得意弟子耿寶昌,“所以在故宮博物院陳列的瓷器都是標準件,沒有偽件。”
玉器專家是傅增湘的長子傅忠謨(傅忠謨的長子傅熹年是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所以故宮博物院陳列的玉器也都是標準件,不是那些個‘金縷玉衣’專家鑒定的,但是傅忠謨先生沒有教出徒弟來,因為沒有文物藝術品市場,沒有課堂。現在出的那些笑話,原因之一就是那批‘專家’他們沒有跟傅忠謨先生學,名師才能出高徒,市場才能鍛煉本領,這兩條都沒有。”趙榆說。
“關于鑒定培訓班,‘文革’前舉辦過一期,‘文革’開始時夭折了。1974年,‘文革’后期,我調入國家文物局,1975、1976年開始辦文物鑒定學習班,請啟功先生、徐邦達先生、劉九安先生等到學習班講課,從那時開始,鑒定技術和知識由老一代傳下來。”趙榆告訴本刊記者。
“1992年后有了拍賣市場,鑒定人員開始在市場上邊學習,邊自己買自己賣,跌爬滾打,練出來一些社會上的鑒定專門家,雖然沒有出現像解放前那種權威,但還是有很多中青年人的鑒定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趙榆說。
2009年中國嘉德征集到一件宋人《瑞應圖》手卷,開始定為價值3萬元的“蘇州片”,“經過章津才、傅熹年先生鑒定,確定為珍貴的宋代書畫,國家博物館一級藏品,最后以5824萬元成交,搶救了一件國寶。”趙榆說,這些年比較嚴肅的鑒定專家還是有的,“比如齊白石的一只老虎,南方的鑒定家說他是假的,寫文章在報紙上攻擊,北方的許麟廬、章津才、米景揚說它是真的,結果經過一些買家了解,確實是真的,3000多萬元成交。”
同樣是業界專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著名秦漢考古學家劉慶柱則認為,憑著名鑒定專家的經驗其實也可能鬧出笑話。“漢代玉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幾個專家簽了字鑒定了,連故宮有的專家都說是真的,卻忽略了基本常識,漢代都是席地而坐的,違背考古學常識。”他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鑒定技術整體來說需要科學化,大陸的科學研究體系就是師徒相傳,看什么像什么。雖然器物類有采用科學檢測,比如瓷器的熱釋光、木器的碳-14檢測,以及青銅的金相學檢測和自然銹蝕檢測,等等,但這方面目前的鑒定隊伍我覺得做得不夠。”劉慶柱說,目前高等學校缺乏這方面的系統學科,“還談不上是個學科,只是根據市場流傳的一些東西進行摸索,相當不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