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是故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是其仁之與孺子而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者也,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覺者也,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者也,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瓦石而為一體也。《大學問》。
王夫之在《詩廣傳》中亦發揮此意:“君子之心有與天地同情者,有與禽魚草木同情者,有與女子小人同情者,……大以體天地之化,微以備禽魚草木之幾。”也是說要體會宇宙萬有的生命,與之合流同化。
清代學者廖燕從文學創作角度提出,惟有對天地產生真情實感才可能有性情之真。“性情真則文自至”。這是他的慧識。他對《大學》中“格物”的解釋也持此議:“‘格者’‘感’也,感通之謂也。人誠能于人情物理相為感通,則天下何物非我,何我非物,由是而誠正修齊治平。”《廖燕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55頁。
哲學家方車美總結說:“‘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從心之靈明發竅處感應,而一視同仁’之旨,乃是中國古今各派哲學家之共同宗趣……無論各派系統間之根本差異為何,蓋崇信‘混化萬物,一體同仁’之教則其致一也。體認道之大化流行,而興天地萬物一體同仁之感,乃是入圣之捷徑。此種‘萬物一體同仁’之情,存而養之,擴而充之,發揮極致,即為圣智圓滿。”《生生之德》臺灣版第369—370頁。
哲學家胸懷如此,藝術家詩人的情懷亦如此。
陳白沙詩:“窗外竹青青,窗間人獨坐。究竟竹與人,元來無二個。”《對竹》。所表達的也是此種情懷。湛甘泉發揮此詩的含意道:“以我對竹,動植雖殊類,而所以為生者,本乎宇宙一氣,渾然同體,推之飛潛亦然。故周濂溪窗前草不除去,張子觀驢曰,與自家意思一般,亦此意也。”《陳白沙哲學思想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0頁。豐子愷說過:“所謂美的態度,即在對象中發現生命的態度”,“就是沉潛于對象中的‘主客合一’的境地”,即“無我、‘物我一體’的境地,亦即感情移入的境地。”《繪畫與文學》第111頁。這既是哲人的情懷,也是藝術家的心態;既是道德體驗,也是審美體驗;既是善的極致,也是美的高峰。哲學家、藝術家這種天地萬物一體的情懷,現在看來,并不純是詩意的想象,而是有生物學根據的。美國生物學家托馬斯就指出:“地球上的生命形態千差萬別,令人吃驚,但這些品類萬殊的生命所包含的統一性則更加叫人瞠目結舌,覺得是件更大的奇事;然而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大家很可能都是從某個單細胞起源和演變而來的。……我們至今仍然和世界上的生物一起享有一些共同的基因,而離離小草和龐龐巨鯨的身體里的酶也有相似的地方。這就是同宗同緣的親近現象。”《觀海窺天——現代生物學的啟迪》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第4頁。張岱年先生著文談天人合一的問題說:“惟有承認天地萬物‘莫非己也’,才是真正自己認識自己。西方有一種流行的見解以為把人和自然界分開,肯定主體與客體的區別是人的自覺,而宋明理學則不然,以為承認天人的合一才是人的自覺。應該承認,這是一個比較深刻的觀點。我們可以這樣說,原始的物我不分,沒有把自己與外在世界區別開來,這是原始的朦朧意識。其次,區別了主體與客體,把人與自然界分開,這是原始朦朧意識的否定。再進一步,又肯定人與自然界的統一,肯定天人的統一,這可以說是否定的否定,這是更高一級的認識。”《北京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第6頁。 |